事件回顾
8月14日左右:
南二环开始安装隔离护栏,主要集中在进出南二环出入口两侧,但护栏很快显示出了不合理的地方,很多司机反映说交通更拥堵了,车祸也多了
8月28日:
交管支队调研隔离护栏安装后的利弊,提出对一些路段的护栏位置进行调整
8月31日:
部分路段护栏位置缩短或拆除,护栏起点安装柔性柱
9月1日:
护栏起点安装高架提示牌、调整夜间反光面
9月2日:所有护栏向内侧平移50厘米9月6日:几乎所有护栏被拆除
回应质疑
质疑一:装了又拆浪费财力
交管:移到其他地方用
南二环安装隔离护栏后,就引起了不少争议。本报9月1日曾报道了《南二环装隔离栏司机褒贬不一专家建议增设标示引导》一事,赞同者认为,安装后乱变道现象减少了;反对者则认为,三车道变成了两车道,道路更堵。现在隔离护栏装了又拆,有市民指出,此举不仅催生事故容易拥堵,且产生不必要的财政和人力支出,难免会有浪费之嫌。
对此,刘军表示,“隔离栏从南二环拆除后,不会闲置、浪费,而会移到其他地方,继续发挥效用。”
质疑二:为什么不征求民意
交管:试验了才能改进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畅通工程专家组专家严宝杰介绍,交通试验成本高,代价大,全国其他城市大都由主管部门提出方案,专家、市民讨论,再开始逐步在道路上试验。
还有专家指出,交管部门初衷虽好,但安装隔离护栏的方式过于简单,还有许多更好的方法可供选择,如安装有弹性、可碾压的隔离装置。同时,要在给司机提供更多道路信息上下工夫。
对此,刘军表示,增加隔离护栏是为了试验,“如果不试验,我们永远不知道如何改进,也就无法提高南二环道路利用率。”
事件思考
该怎样提高道路利用率
隔离护栏消失了,但是否该装的争议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亦必定会由此引申至如何提高南二环道路利用率上来。
有些司机认为,隔离护栏拆除后,车辆机动性和主动选择性更高,在交通高峰和遇到事故时,能及时通过,提高了道路利用率,也避免了因撞上护栏而发生交通事故。
而有些司机认为,没有了护栏,车辆又可以随意并道,必定会影响到其他车道的行驶速度,遇到交通高峰,反而成为事故或拥堵发生的诱因。“比如说永松路南口,交通高峰时由那里拐弯上朱雀桥的车辆和直行上桥车辆往往会堵在一块,路口被隔离后,那里的拥堵确实缓解。”出租车司机缪六一建议,在高架桥上也划白实线,禁止变道,让车辆快速通过。
刘军表示,南二环变身快速干道的初衷绝不会因争议而改变,“也许,在内侧两车道变窄后,还会有不同声音出现,”他说,“但交管部门对最初设想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