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呼声与回应
陕西17日新增21例甲流病例 封校14天终“解禁”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09-18 09:3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昨日下午6时许,西安文理学院,一位大二学生刚刚收到同学从校外专程送来的鲜花,以庆祝学校部分解禁本报记者宁峰摄

  09级应用化学2班的5名疑似患有甲流的女生,仍要被隔离两周。昨日,她们在楼顶拍照本报记者宁峰摄

昨晚,学院北门,一名男生和在校外的女友吻别本报记者苗波摄

  9月4日,西安文理学院出现甲流病例而封校,至17日,学生们度过14天的封闭生活。17日,该校确诊感染甲流、现已治愈的学生,以及暑假开学报到时未在学校的学生,接到了学校通知:当日晚7时可以返校。有学生介绍:“学校一周来没有新增甲流病例,18日可能复课。”

  我省最早发生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的西安文理学院有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900多人,占地700多亩。截至9月15日,该校累计确诊病例59例。

  停课封校14天来,本报记者一直关注着陷入“甲流漩涡”中的西安文理学院,一直与封闭在学校里的学生保持着联系。在该校“部分解禁”、逐步恢复正常时,为读者再现封校期间学校生活中的细节。

  源头探究

  “甲流是从我们班开始的”

  没有任何避讳,9月8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当时被隔离在西安文理学院8号公寓的贾鹏飞说:“甲流就是从我们班开始的。”

  贾鹏飞介绍,8月30日,班里就有几个同学觉得喉咙不舒服,当时他还跟同学开玩笑:“别是得了甲流了吧!”8月31日,机电系大三的学生开始上课,自动化二班就有一些学生出现咽痛、咳嗽等症状。9月3日上午,班里6个学生有点扛不住,跑到校卫生所检查,到了傍晚,其中3个学生被确诊为甲流病例。9月4日,学校宣布封校,他和他的同学被正式隔离进偏僻的文学院的教室里,5日,又被转至学校8号公寓楼。

  隔离首日

  “校园里手挽手风景消失”

  9月4日,学校搬迁宿舍,为隔离学生腾公寓,并开始有序地排查情况,发放口罩,向学生宣传甲流相关知识,提醒在户外活动的学生戴口罩,互相之间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坚决禁止密切接触。谈恋爱的学生不再面对面坐在一起吃饭,校园里手挽手的风景也消失了。

  超市抢购

  “买东西的女生比男生多”

  涉外文秘专业的大三学生黄蕾蕾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头两天封校,学校里的超市都爆满了,大家排着长队买东西,尤其是食品。只见货架上刷的一下,方便面全没了;再刷的一下,火腿肠也没了。”

  数学系大四学生罗宏森说:“超市里买东西的女生比男生多,方便面、火腿肠、薯片之类的,都卖得非常快,矿泉水更是供不应求。”

  错时就餐

  “在餐厅吃饭的学生很少”

  文学院大二学生张卫说:“隔离期间,学院四个餐厅分别对不同的公寓楼开放,并且把就餐时间错开了,每个公寓楼的学生都有半小时买饭时间,在餐厅吃饭的学生很少,都是赶紧买完就回宿舍……”

  学校给每个宿舍派发了一个体温计,每天测量三次,把每个人的体温都记录下来,如果有体温上了37℃的学生,立即上报。每天早上和下午,都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在公寓楼道内喷洒消毒水,一天两次。

  情绪安抚

  “男生要淡定,女生要安静”

  封校给师生带来很多不便。有的学生给隔离区腾宿舍时,忘了带毛巾,搬到教室后,只能拿枕巾当毛巾用。

  有的宿舍楼的网络线路没坏,一些学生还能上学校的内部网站,他们在学校的内网发帖子,其中,一篇《男生要淡定,女生要安静》的帖子,回复者比较多。学生们在帖子里互相安慰,表示“应该配合学校,注意防护,最好不要乱跑”、“加油,坚强,我们永远在一起”。9月8日,西安文理学院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向学生公布了10位老师的手机号码,针对个别学生心理焦虑、恐慌忧虑等问题,帮助学生调整情绪,稳定心态。

 [1] [2] 下一页
 
 编辑:高艳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陕西新增甲流确诊病例21例 20例为在校学生   09-09-17 20:34
·陕西新增甲流确诊病例21例 20例为在校学生   09-09-17 20:22
·陕西新增甲流确诊病例21例 20例为在校学生   09-09-17 19:30
·青岛发现25例甲流聚集性确诊病例 恒星学院22例   09-09-17 17:2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