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岁的康康(化名)2008年拍摄的留念照。
两瓶啤酒四斤黄酒
多名老乡和邻居坚持认为,张某殴打康康的频率几乎天天发生,而且持续时间“至少一小时”。
张某的同事称,康康被张某打,能撑到现在,也算命大了。
然而,无人知道康康父亲实施殴打的背后原因。
邻居和老乡们表示,张某动手前没有理由,甚至毫无征兆,殴打时则处于“失控状态”。
但一个表象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每次张某喝完酒不久,殴打便随即开始。
事发当日,张某在小卖部里买了两瓶啤酒和4斤黄酒。
“我知道要出事了。”汪女士说。
晚上10点多,汪女士看到张某横抱着康康跑了出去,母亲则拿着衣服跟在后面,康康的脸色“很可怕”。
这是康康第二次去医院。
“第一次是康康的右手食指与中指被刀具砍伤。第二次,康康则再也没有回来。”
那晚,小卖部一夜未眠。
第二天得知小康康死了,院子里很多人都哭了。
对话康康妈妈
我以为他 不会往死里打
记者:儿子平时懂事吗?
张母:儿子很乖,院子里面没有不喜欢他的。有时候他吃着饭,看到我吃完了,还会问我,妈妈你还要不要吃饭?
记者:事发当天,父亲为什么打康康?
张母:那天早晨,康康把屎拉在裤子上,爸爸就用扫帚抽了他的腿。中午,他爸爸喝了很多酒,看到康康吃饭没有食欲,不肯吃饭,于是又出手打了儿子。第二次打的时候我在洗碗,没有看到他是怎么打的。打完后,他就去上班了。
记者:什么时候发现孩子情况不对?
张母:下午2点,康康开始呕吐,把中饭吐掉之后开始吐黄胆水。下午4点左右,他对我说:“妈妈我累了,我很累。”那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晚上9点,我看他一直不吃饭,就给他煮了两只他最喜欢吃的鸡蛋,他把第一只鸡蛋的蛋清吃掉了,吃到第二只鸡蛋的时候,嘴慢慢不动了,脸色发紫,气息很弱,我就知道坏事了。
记者:看到这个情况你怎么处理?
张母:他爸爸给他拿了药吃,可是药全部从嘴角边流了出来。我俩感觉不对,那时他就抱着孩子冲了出去,我把大儿子锁在家里,拿了件衣服就冲了出去。那时孩子还有气息,在送到医院后,医生跟我们说孩子死了。
记者:平时你丈夫有暴力倾向吗?
张母:以前在老家还好。来到上海就越来越经常地打人,打我和我儿子。
记者:事发当天丈夫打儿子的时候,你劝过吗?
张母:以前打儿子的时候我劝过他的,后来也劝不住。那天我以为他像以前一样下手知道轻重,不会往死里打,谁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