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遍布全城的所谓“e城便民信息点”最近被查抄,数百商家围堵至工商局的门口,颇有群体性事件的征兆。而事情说来很是复杂,简而言之,就是某公司借着建设便民信息点的机 会,宣称可以绕开网吧开业所必需的那些繁琐手续的诱导方式,建设、加盟了一批明里是让市民方便、暗中开设实际上就是网吧的东西。这种方式好就好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被视为政绩的。我们现在都说是已经进入了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在电脑屏幕上轻点轻敲就能通达四方,这是所有人的向往。很多地方其实都有这种信息终端的架构,是不是真的方便了市民我不知道,但至少看上去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电子图像总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儿。但也就是因为如此,挂便民信息点的羊头、卖网吧的狗肉这种事迟早会发生,这取决于网络、信息传播本身的特点,以及外在的约束模式。网吧之所以能够在一个电脑普及率已经相当高的国家里大行 其道,其内涵并非是提供上网的方便,而是形成了另外一种生的方式。在网络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当中,网吧是新一代人的中继站。
也因为如此,网吧的管控之严格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甚至比之开上一个酒吧都要严格,不但要有十几个部门盖章、审批,各种检查也是此起彼伏。而信息的实时传播与现场感、互动感,在有些人看来是会造成某种程度的社会不稳定的。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顺这个脉络:虽然此事看上去颇为复杂,但其实质只有两点。首先,这是在官方许可的一个模糊领域中打算火中取栗的行为;其次,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利益链条。相信惠州有关部门未必会不知道这种变相网吧的存在,但既然处于一个模糊的地带当中,自然也就可以借此有所生发。
话说到此处,结论也就不言自明。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对于网吧过于严格的管制,自然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而过于严格的管制背后,其实是对于信息时代的抗拒与恐惧。这件事好玩儿的地方在于,黑网吧所用的名称叫做“便民信息点”,以信息为名的信息时代之信息点,竟然是信息恐惧之下的产物,情何以堪嘛。
所以,黑网吧不是问题,惠州当地官方对于这种信息点始乱终弃不是问题,甚至那个有些涉嫌诈骗的公司所用的手法也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就是在于这种管制。但我们可以想想看,到底是管制多了就可以天下太平,还是在某领域开放后提高管理水平,最终可以步入良性循环,哪种更能符合一个现代社会的构架。我个人以为是后者。(五岳散人 知名网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