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今年10月26日,贵阳市医疗保险费用结算中心通报一起医保基金诈骗案,涉案金额20余万元,涉及参保人员300多人,主要涉案人员1人已被检察机关逮捕,2人取保候审。不久前,宁夏固原市公安局也侦破一起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利用他人新农合医保卡和从医托手中买来的假资料,套取新农合基金,历时1年,累计骗取50多万元。
医疗保险基金是一块“公共大蛋糕”,基金的组成包括参加者个人、单位向当地医保中心交纳的医疗保险金,以及各地政府财政注入的医疗救助金。也就是说,医保基金里的钱大部分都是参保人员和所在单位缴纳,这些钱最后还都将用在参保人员身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黑手缘何频频伸向给老百姓“救急救命”的医保基金?诈骗案的背后,谁参与组成了针对医保基金的“蚕食网”?又带来哪些警示呢?
医保卡变身“购物卡”
据贵阳市医保结算中心主任吕勤介绍,今年初,他们在对2008年度贵阳市“公务员门诊医疗补助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时,发现花溪区石板镇卫生院基金使用情况异常,在参保人数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资金使用量暴增300%以上。
“随后,我们又接到群众举报该院存在骗保行为,于是立即组成调查组对其进行重点排查。”吕勤说,他们在检查中初步认定该院的诈骗事实后,将案件移交给了贵阳市检察院。
经贵阳市检察院查实,花溪区石板镇卫生院不仅由院长召开会议明确骗保办法、对所骗基金的管理、使用方法,还针对如何骗保,安排了内部职工的具体分工。一方面通过院内职工和医护人员,动员亲朋好友或病人,将他们的医保卡收集起来,由工作人员统一划卡,另一方面安排专人集中采购大量生活物品供参保人员选购,甚至还可按照参保人员需求预约采购家电等大宗商品,医保卡俨然变身成了“购物卡”。
朱慧卿绘
为顺利骗取医保基金,他们虚构、伪造了大量数据,包括参保人员的病例、处方等一整套就医资料,意图躲过医保中心日常检查。卫生院从骗取的医保基金中留存15%至20%作为福利分发给职工,并通过了两家药品批发商虚开发票,平衡药品进出账目,套取现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由院长亲自牵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集体骗保,共诈骗医保基金2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