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如何保证公平推荐是重点
嘉宾
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国琪
“实名推荐”不光是确定校长名单这么简单,也不是字面上仅“校长”一人说了算的,肯定需要集体的谨慎决策,而民众最担心是,推荐是否能实现“公平、公正、公开”。
而这就对中学校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有正直的思想和较高的道德水平,廉洁自律的法律法纪素质,而且在整个推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心”。可想而知,学校校长的压力会比较大。
学校如何制定出一套严谨的推举标准,通过什么办法说明学生是拔尖的,这是个难题。还有高校如何制约中学校长,保证校长推荐的学生确实是自己需要的,这也需要高校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本报记者郝蕾
新闻延伸
“校长推荐”是国际流行做法
在美国,学生申请大学必须提供两封推荐信,推荐人的身份、地位、声誉对学生能否被名校录取有较大影响。2007年开始,香港大学开始在北京、上海、广东的知名中学实施“校长推荐计划”。实行校长推荐制是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一种尝试,有利于选拔“偏才”或创新能力强的学生。
同济大学引入“中学校长直荐制”
同济大学紧随北大之后,在11月10日公布的2010年自主招生方案中,引入了“中学校长直荐制”,该制度面向上海70多所市、区实验性示范性中学,直荐生比例约占第一批本科招生计划的5%。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