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翠峰(中)买到平价药后多少有些欣慰,她病了很多年,花费很多,能节省一些药费总是好事 本报记者 王卫平 摄
中国新医改的重点之一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其核心便是取消“以药养院”,采用政府补贴等一揽子方法,让看病真正便宜下来。实践证明,子长县推行的“平价医院”已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昨日,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市长陈强带领各县区主要领导到子长召开现场会,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平价医院”,让全市人民共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阳光。
剑指药价
一次医改让药费下降40%
昨日,得了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的郝翠峰来到子长县人民医院,买了一盒尼莫地平片,价格是6.6元。老人说,原来医院的药贵,一盒卖13.5元,医药超市每盒9.4元,后来听说医院改革后药价下来了,后来买药她都到县人民医院去。
老人所说的医院改革实际上就是从2008年6月1日起,子长县推出的以“平价医院”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公立医院改革。在改革伊始,县委、县政府分析认为,所谓“看病难、看病贵”,在现阶段其实就是“看病贵”的问题,而虚高药价、“以药养医”体制、政府投入缺位等则是“看病贵”的根源。
改革首先从医药购销体系着手。他们把过去议价采购药品的模式完全报废,采用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减少流通环节,切断医药厂家、医药代表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利益链,以大额团购换取药品低价格,逐步实现药品低价进入,零差价销售,全县城乡所有药品同质同价。县上还成立了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领导小组,制定了药品目录,将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常用的1373个药品,捆绑起来公开招标,选出药品质量好、价格低、服务强的公司负责全县药品配送工作。县卫生局的统计显示,与改革前相比,全县公立医院药品价格总体下降了40%左右。
政府买单
公立医院还原公立本色
医改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庞大工作体系,这就需要政府作为强大的后盾来支撑。子长县委书记薛海涛说:“我们的医院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办的人民医院,是公益性质的,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要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
为还公立医院本色,子长县推出一系列医改新政:实行全额工资制,医务人员工资由差额补贴变成全额预算;政府拨款购置先进仪器设备,更新医疗设施;政府买单,化解医院发展中的历史债务;改善医疗条件,政府投资5000万元兴建现代化的综合医疗大楼;强化措施,降低各种医疗费用,药品实行零利润销售,其他检查费用逐步实现按成本计价,政策允许的15%的药品利润和其他差额由政府补贴。新政解决了医院发展难、难发展的后顾之忧。据了解,新政实施一年多来,子长县医院住院人均日平均花费同比下降了68元,门诊每人每次花费平均下降了20元,住院人数和门诊人数有了大幅增加,医院的业务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比医改前增加了。
全市推行
人人共享公共卫生阳光
昨日,延安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现场会在子长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市推广子长经验,2010年在全市扩大试点,2011年逐步推广。
延安市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冯继红说,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公益性,以病人为中心,积极探索政府与事业单位分开、管办分开的形式,合理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把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3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
本次会议还提出了扩大医保覆盖面、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等多项制度,旨在让全市人民共享医改阳光。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卫平 采写
新闻链接
新医改探路者
在子长县大力推行新医改的同时,全国也陆续出现了少量类似的 “探路者”,全国各地涌现出一些医改模式。
■云南省宣威市卫生局成立药品配送办作为招标方,每2年组织宣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进行一次药品“整体式”的竞价采购,一次性确定下药品的价格和配送的医药公司,之后各医疗机构需用具体药品先报市药品配送办,经配送办审核后,中标医药公司再进行统一配送。
■广东省新医改方案出台,鼓励、吸引卫生人才到基层工作,对经批准自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实行“上岗退学费”政策。实施意见提出,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和标准。有条件的医院可通过托管、重组、联网运作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推行“病历一本通”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陕西神木县预算每年1.5亿-1.8亿元的公共财政,让每一个具有神木户籍的人,都能享受政府90%以上的住院费用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