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中央再提防通货膨胀 明年楼市和车市优惠依然继续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日报网站  2009-12-08 10:2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网12月8日报道 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日闭幕,从会议释放的信息来看,明年的政策基调并没有出乎市场的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宽松”依旧,而民众尤其关心的楼市、车市优惠政策是否延续问题,基本获得了肯定的答案。

    “双宽松”政策外松内紧

  昨日会议对明年宏观政策的基调和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无二样,但是对于“双宽松”政策的描述,已经让外界嗅出了调整的味道。

  财政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政策已经开始出现调整。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这和此前9月份政治局会议的“继续发挥好投资对拉动经济和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已经有较大不同。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会议还对信贷增长速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

  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的“双宽松”政策和2009年的“双宽松”相比,更侧重外松内紧。以货币政策为例,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达73700亿元,下半年只增长了15500亿元。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对CBN记者表示,尽管此次对于宏观政策走向的表述仍然是“双宽松”,但是经济政策受短期因素的影响较大,“适度宽松”的提法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调整的余地非常大。

  杨志勇认为,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物价面临的压力较大,

  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资源价格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排除2010年年中政策出现转向的可能性。

  但也有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央行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昨日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中认为,从法定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储备货币的供应和向市场投放的流动性来看,和2007年以及2008年相比,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际上是中性偏紧的。

  李扬认为,之所以产生了扩张性的货币供应效果,问题在于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手段效力递减,因而2010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和新增信贷规模应当保持稳定,转而通过微观层面和金融监管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

  “加强对各类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调控,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是2010年的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方向。”李扬表示。

  房产优惠政策延续

  如同会前市场和媒体所预期,调结构成为这次会议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议详细给出了一个调结构的具体框架。

  消费成为调结构的核心内容,会议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国民收入分配被首先提及,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国家发改委社会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昨日对CBN记者表示,“调高、扩中、提低”将成为明年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抓手,其中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的着力点,将放在提高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而“扩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工资谈判机制,政府能够提供的是一个谈判的框架和机制。

  此外,2009年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将会继续延续下来,会议提出,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的购房需求”意味着此前关于购房优惠政策是否退出的争论实际上已经结束,财税优惠政策仍将继续。

  此外,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这是中央层面首次提出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此前石家庄等不少地方推出过购房入户等政策。(本文来源: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网)

  下一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 管理通胀预期成工作重点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斌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今年全国消费买房占半 明年可能通胀我国恐加息   09-12-07 06:33
·多数经济学家称中国面临明显通胀预期   09-12-06 07:50
·食用油本月又开涨最高达15% 专家称不会引发通胀   09-12-05 07:13
·分析称物价上涨已成定局 防通胀或成宏观调控重点   09-11-24 07:39
·社科院预测今年GDP增8.3% 两年内无明显通胀   09-10-11 21:2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