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中央再提防通货膨胀 明年楼市和车市优惠依然继续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日报网站  2009-12-08 10:2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中新网12月8日电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7在北京举行。在总结2009年、定调2010年的经济工作中,本次会议将防范通胀、促进消费等更多关注民生的话题放在重要关注地位。

   管理通胀预期成工作重点 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

  经过2009年的奋战,中国经济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阶段性任务已经达成,但随之而来的国内流动性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股市、楼市不断吹涨的泡沫,明显助推了通货膨胀的预期。作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之一,如何在保增长的同时防范通货膨胀,使收入增长与物价上涨比例适当合理,是距离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话题。

  无论CPI这类经济专业词汇是否百姓所熟悉,但物价的高低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今年来,居民消费价格(CPI)虽然一直处于负值,但环比已经出现回升,表明经济回暖的同时,物价上涨趋势有所上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瞭望》周刊上刊载专家文章指出,我国经济虽然已确立复苏态势,但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增长阶段,不会在短期内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中国当前虽有通胀预期,但在不改变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格局的情况下,明年国民经济不会骤然出现高速增长,2010年难现严重通胀。

  但是,对于明年通胀预期的来临,经济界专家们也纷纷发表了看法。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成思危成思危在央视的采访中表示,5%以下的通货膨胀是可以接受的,但超过15%,那就是非常严重的。他认为,如果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超过了通货膨胀率,那这个通货膨胀并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损失。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像3%到5%的温和通胀实际上对经济是无害的,但他强调“稳定,不要大起大落”。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则认为,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的这么一个情况,脱离了基本温饱阶段的绝大部分家庭是有承受能力的。

  对于通胀预期,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明年的发展态势可用“高增长、低通胀”来形容。所以,明年要防范通胀预期,但也不要太高估明年的物价上涨,只是要控制好未来通胀预期。

  扩内需重点转向增消费 居民收入提高才是基础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凭借中国政府及时、果断的宏观调控和强有力的一揽子刺激计划,目前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可以说已开始经触底回升,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通道。对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背景下的工作会议,“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提法被“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所取代。

  但今年汽油、水、气、电、蔬菜、食用油等价格的全面上涨,消费的支出还要取决于收入多少的支持。有分析认为,扩内需、促消费,必定将在对居民收入的提高作为重点区域。

  《人民日报》曾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连发两篇文章,就居民收入问题给予高度关注。

  文章指出,多地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

  今年前10个月,中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达历史最高点,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同时为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以及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商务部近日表示,预计今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6%,达12万亿元,正在研究明年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

  与投资的高歌猛进相比,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有分析认为,真正扩大内需,还是要在增加居民收入上下功夫,资金不仅青睐“铁公基”,更要支持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投入要直接面向民生,特别是投向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让人们花钱再无后顾之忧。

  对于未来宏观经济发展的着眼点,国务院参事、国研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日前接受表示,“高储蓄、低消费”是当前主要的结构问题。目前更需要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规划。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访问时,也少见地提及中国的消费、美国的储蓄问题。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也表示,收入水平是决定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必须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人们才有更多的钱能够消费,提高消费能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杨威)

 
 编辑:李斌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今年全国消费买房占半 明年可能通胀我国恐加息   09-12-07 06:33
·多数经济学家称中国面临明显通胀预期   09-12-06 07:50
·食用油本月又开涨最高达15% 专家称不会引发通胀   09-12-05 07:13
·分析称物价上涨已成定局 防通胀或成宏观调控重点   09-11-24 07:39
·社科院预测今年GDP增8.3% 两年内无明显通胀   09-10-11 21:2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