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挤出效应”显现扩散 西安等二线城市房价狂飙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09-12-08 11:1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中国广播网12月8日报道  高房价的压力开始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向武汉、合肥、长沙、济南、西安等二线城市蔓延。这些城市房价也开始显现出快速上涨的势头。

  亿房研究中心监控数据显示,11月份最后一周,武汉中心城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达到7405.41元/平方米,比武汉新房房价历史最峰值高出204.90元。其中最突出的是位于武汉汉口中心区的房价,11月汉口中心区成交均价8321.63元/平方米,比去年5月份最高价上涨了700多元,武昌、汉阳则回升至与去年5月高峰时持平。据悉,今年9月下旬以来,武汉汉口商品房均价率先回升至历史峰值附近,并保持了近10周的持续增长,10月底突破8000元大关,11月则一直保持在8000元/平方米以上。

  合肥、长沙、西安、济南等城市的房价走势同样如此,近期成交纷纷达到或超越历史最高价。如合肥新房成交均价近两个月累计涨幅超过8%,11月份住宅成交均价4654元/平方米,比年初上涨17%,创下历史新高;长沙公寓楼盘单价也纪录不断刷新,长沙之芯楼盘超越8000元/平方米,涨幅最高达到2000元/平方米以上,同样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房价高涨令这些城市的购房者苦不堪言。合肥的王明(化名)抱怨说,今年9月他看中了一个楼盘的房子,当时房价为每平方米4400元,但是到了10月份房价涨到每平方米4800元,11月份他好不容易排到了号,但是被告知房价已经涨到每平米5180元,而12月初新推出的楼盘价格则直接上涨到每平方米5300元左右。不到两个月房价上涨了近千元,导致之前准备的购房首期款和预算的月供数都不够了。

  据记者了解,对于房价的不断上涨,上述二线城市的购房者大多将之归结为房地产商的故意捂盘以及故意采取“饥饿”营销手段造成的,认为开发商频繁开盘,少量多次的市场供应,造成了房价不断上涨。

  其实除了房地产商故意制造购房热销的伎俩发挥了作用外,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产生的“挤出效应”向二线城市扩散也是重要因素。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不少在一线城市无力买房的潜在购房者担心房价上涨形势继续蔓延,开始有了在家乡所在的二线城市购房的打算。这导致异地购房在武汉、长沙等二线城市重新活跃起来。

  另外,职业炒房者将目标转向二线城市也是房价上涨的幕后推手之一。据悉,目前已经有温州、深圳等地的职业炒房者开始从一线城市转战武汉、长沙等二线城市。记者也注意到,尽管上述二线城市购房者在抱怨房价不断上涨,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城市的新房成交量也伴随着房价的上涨而出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长沙、武汉、西安等地今年前11月份销量已经超过2008年全年。

  对于未来房价走势,上述城市的房地产人士都认为,随着房价逐渐回升至最高水平后,涨势将趋缓,但市场将保持持续活跃的势头,后市走势则要看明年政策而定。如果明年政府能够继续施行包括土地、金融、税费、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房地产市场仍将持续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

 
 编辑:李斌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中国85%家庭买不起房 房价远远超出家庭收入   09-12-08 09:25
·人大委员呼吁限制炒房 称今年房价飙升很不正常   09-12-08 06:37
·我国85%家庭无能力买房 高房价仍将温和上涨(图)   09-12-08 06:35
·社科院蓝皮书称中国85%家庭无能力购房   09-12-07 21:02
·英国一房子宽不足两米 “苗条”也成高价卖点   09-12-07 11:03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