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车老师“80后”语文教师跟车像男保姆
为保证行车安全和学生秩序,每辆校车都安排了一名跟车老师。跟车老师要负责清点学生人数、协助司机倒车,维持学生上下车秩序。
新兴中心学校老师赵建峰便是其中一位。这个27岁的“80后”,笑起来更像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阎良区“撤校并点”工作开始前,他是一名村小学的语文教师,但做起跟车工作却像个男保姆。
近期,适逢甲流高发,每辆车都配备了电子体温检测器,84消毒液也会在发车前在车内喷洒一遍。每到一个接送点,他会第一个下车,清点人数。学生上车前都会先测体温,正常后再排队上车。
学生上车后,赵建峰会协助司机倒车,“咱是接送学生的,要是倒车把学生撞了,那不是天大的笑话?”“每个人把书包放在身前,系好安全带,扶手放下来……”面对一车学生,赵建峰说的第一句话总是这一句。学生在车上聊天、打闹总免不了,这时,赵建峰少不了会说:“高年级要让着低年级,大家声音小点,不能影响司机师傅开车。”他指着车前的U盘,“过两天学校下载些成语故事给娃们听,大家就安静下来啦”。
到校停车后,他会先叮嘱一句:“扣好安全带,一排接一排下车,带好口罩、书包……”随后,他会与生活老师核对实到人数与请假人数,并在登记表上详细记录,直到生活老师把学生领进教室后,一趟接学生的工作才算结束。而赵建峰又会走到车尾,协助司机倒好车后再上车,去下一个村接学生。
放学送孩子回家时,赵建峰除了重复以上的话,还会多加一句:“先下车的同学坐前面,后下车的同学坐后面,下车赶快回家,不要乱跑。”“所有跟车老师都会这样做,”赵建峰介绍,“我们必须天天强调,一两天不说,他们肯定忘了。”
亲情不疏校车接送 让小学生不离开父母
在武屯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根来的记忆中,没有校车前,“只要上下学的时候,校门口必定被家长接娃的车辆围得水泄不通。”他说,为了送孩子,家长们不到6点就要起床,下午4点多就得接。“即使娃们结伴上学,见不到娃安全回家,我的心就放不下来。”家长刘秋凤说。
从2008年开始,阎良区开始实行“撤校并点”,三分之二的小学被裁撤,教育资源集中到街道办或镇中心的小学。
家住水北村的王博康上4年级,“撤校并点”前学校就在村子里,走路不超3分钟。但今年9月“撤校并点”后,他只能到5公里外的新兴中心学校上课。对于只有11岁的王博康说,上下学期间的行路安全成了家长、老师操心的事。而整个阎良区,如何保证“撤校并点”后上千名路远学生的上下学安全,也提上了教育部门的议事日程。阎良区教育局副局长董恒渭介绍,“最终促成了政府决定运用校车方式,保障小学生出行安全”。
阎良区的地理环境,为校车方案助了一臂之力。在这些学校中,最远的村子距学校只有5公里,“且都是平原地势,村民住得集中,每个村也都通了油路,校车能开进去。”董恒渭说。
除了成本考虑外,董恒渭特意提到了亲情,“不到12岁的孩子毕竟太小,过早地长时间离家(住校)会让他们与父母情感疏离,不利于成长。”而家庭教育对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为此,阎良区政府投入50万元资金,并从西安市争取到120万元专项资金,分期付款购买了12辆校车,在6所小学开始试点。
王博康是幸运的,今年9月开学后,转学至新兴中心学校的他没走过一天远路,明黄色校车一大早就会开到村口,放学后又会在第一时间把他送回。对于校车带来的方便,朴实的农民大都用“好!方便!”来评价,“解放了家长,也保证了娃们安全。”刘秋凤说。
据董恒渭介绍,校车试点两个月来,受到了西安市教育局好评,阎良区将会逐步扩大校车接送范围。
目前,校车实行免费乘坐,其运行也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基于政府投入为主,向家长适当收费的买车、养车思路,阎良区教育局正会同物价部门出台收费标准。董恒渭说,目前拟定的收费方案是每个孩子一接一送收2元,“还正在调研,并会召开听证会,价格没确定之前,校车仍免费。”
保证安全“开校车比开其他车更要小心”
明黄的车身和喷着“专用校车”的字样,让12辆校车与众不同。但在司机、学校和交警看来,这绝对不是特权车。司机张建平说:“开校车比开其他车更要小心。”
12名司机都经过严格挑选。范生辉开过大客车、油罐车,“每年都体检,但校车体检连五官都是在检查范围,感觉自己顺便做了次全面体检。”他笑言。
校车筹备之初,便为如何保证安全开了一次行政部门、家长和学校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面对教育局统一管理和将线路并入中巴线路由个人承包的选择,大家都认为应由教育局统一管理,“保证安全是家长和学校最大的理由。”董恒渭回忆。
根据规定,校车专门接送学生上下学所用,其他时间一律停放在小学内;行车时司机不得抽烟、聊天,不得允许闲杂人员上车;校车行驶速度不得高于每小时50公里……好几次,张建平都拒绝了朋友要搭校车的请求,在他看来,学生的安全比自己的面子更重要。
11月25日清晨发车前,范生辉还不停念叨:“今天千万别有大雾。”即使当日能见度较高,他的车速也始终未超过每小时40公里。遇到减速带,他会把车速降至最低通过,尽可能不让学生们受颠簸。
西安市公安局阎良分局交警大队大队长朱维中说,12辆校车开通至今还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但现在的谨慎、严格,不能代表日后司机们还会不会大意,只有不断叮咛,才能让他们时刻小心。”
上午8点10分,最后一批学生也安全抵达了新兴中心学校。10分钟后,读书声从一个又一个教室传出。范生辉和屈振华也打扫完了车厢。在这些司机、老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看来,校车承载的不仅仅是方便,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对每一个家庭的承诺。本报记者冯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