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
影片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影片中,海水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包括自由女神、艾菲尔铁塔、伦敦大本钟都将被冻成冰柱。
“这是一场灾难。”面对格陵兰岛迅速融化的冰原,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威廉·帕特森(William Patterson)担忧地说。
随着冰川融化,大量甲烷气体会从深海和冰原中冻结的100万亿吨冰冻甲烷中释放。作为温室气体,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上。6亿多年前正是这些储备甲烷的突然释放迅速温暖了地球。如今,一旦甲烷库被打开,会导致地球温度以数以十倍的速度升高。
事实上,地球正在越来越暖。资料表明,20世纪至今南极气温上升了3度。
地球会变成一只大烤箱吗?
不,地球会变成一座大冰箱。
帕特森通过研究发现:只需要停止北大西洋环流几个月就可以使北半球进入“迷你冰河”期,先前的研究工作则认为该进程需要几十年。
这一切在128000年前发生过,那场持续时间长达1300年的冰雪时代被通俗地称呼为“地球大冷冻”。最初的原因正是冰川消融——位于现美国北部的阿加西斯冰川融化了,湖水冲破河堤,流入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这股洪流是如此强大,从流量和强度上它都要比美国北部的五大湖全部加起来还要厉害。
这股淡水洪流将使海水盐度减小,冲淡大西洋温盐环流减缓甚至导致其完全停滞,而没有温盐环流,来自赤道的热能将无法被传送到北大西洋地区,即北美东部和西欧迅速进入冰天雪地,人类文明分崩离析。
这正是电影《后天》的情节:仅仅几周时间,世界就进入了新的冰河世纪。
帕特森和他的同事证明了《后天》并不只是电影以及简单的科幻。从爱尔兰古代湖泊中发掘的泥巴核告诉帕特森,在“地球大冷冻”一开始将近几年的时间内,地球温度急剧下降,与此同时湖泊有机物生产能力也中断了。
而“地球大冷冻”末期的同位素记录则表示,湖泊和气候的恢复花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恢复时间长达两个世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海洋和大气环流重新启动需要时间。”帕特森说。
在欧洲科学基金会以北极和人类为主题的会议上,帕特森向与会人员展示了研究成果。“这就像把现在的爱尔兰瞬间移动到斯瓦尔巴群岛位置,在一个极短的时间环境会迅速变冷。如果格陵兰岛的冰原继续迅速融化,地球大冷冻可能再次发生。”
末日船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