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祖辈辈在这个村子里住了400多年,被拆迁心里实在是舍不得,但为给世博园建设让路,村民们还是同意了。”灞桥区香胡湾村村民胡月战说,“这和村里的党员服务队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昨天,73岁的村民胡月战老人在拆迁后租住的新房内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夸奖着帮助村民们和谐拆迁的党员服务队。
香胡湾村有59户村民的住房,都在西安世博园重点项目征地的红线之内。按照浐灞重点工程项目部和灞桥区政府的工程时限,10月底前要完成拆迁协议的签订工作,11月10日前要交钥匙并腾空住房。
村党支部书记胡保利说,拆迁工作直接影响着西安世博园重点项目的进展,但也牵扯到每位拆迁村民的切身利益。为保证顺利完成拆迁任务,并最大限度地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10月中旬,由53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党员服务队”应运而生。
服务队首先对有关拆迁方面的政策法规做了深入学习和探讨,每一位干部都要吃透“拆迁精神”,然后再深入各户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村干部们每天都是加班加点地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许多人一天下来,只顾得上吃一份盒饭。服务队为拆迁群众免费提供搬家车辆,并为拆迁户拍照留念,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拆迁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着。
60岁的胡吉娃家拆迁后,到哪里去“过渡”一下子成了问题。党员服务队队员胡志昌腾出了家里的三间房,让胡吉娃和老伴一起住到他家。记者来到胡吉娃的“家”时,胡吉娃正在厨房准备午饭。“房费、电费、水费人家胡志昌硬是不要,还经常问我跟老伴需要啥。”胡吉娃说,“在这儿就跟住在自己家一样舒心。”
香胡湾村一组组长刘生养,既是党员服务队的成员,又是被拆迁对象。为了把拆迁宣传工作做好,他不分昼夜,放弃了节假日,主动帮助拆迁户解决实际困难。他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工作中累得病倒了,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与之接触的拆迁户。
截至11月8日,所有拆迁户都提前完成了搬家腾房交钥匙的工作。由于政策把握得准,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整个过程中,除了一辆宣传车外,就是党员服务队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却从未见到一名头戴钢盔、身穿迷彩、手拿警棒的保安。
11月11日,刚好赶上今年的第一场大雪,刚从老宅搬出来的每户村民,都收到了村里发的两吨无烟煤,解决了拆迁户这个冬天的取暖用煤的问题。
党员服务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密切了香胡湾村的干群感情。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安心搬迁。一年半以后,拆迁的村民将统一搬进新居。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他们充满了期待。
编后
59户村民离开有着400年居住史的祖屋,折迁过程中没有对峙,没有强拆,更没有执法人员的身影,就是因为村里的党员服务队把工作做到了村民的心里。53名党员用自己真诚的服务,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维护了群众的利益,也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有的党员服务队队员腾出自己的家让群众“过渡”;有的党员自己也是被拆迁户。在外地暴力拆迁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的时候,西安世博园项目的拆迁如此顺利,正是得益于党员服务队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得益于党员与群众心贴了心。 (记者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