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崔世安就任澳门新特首 胡锦涛望其廉洁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中新网   2009-12-21 15:1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中国新闻网12月21日报道 国家主席胡锦涛二十日在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大会暨特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上讲话时,用五个“必须”概括澳门回归十年来的重要启示。

  他说,回顾澳门回归祖国十年来的不平凡历程,可以得出以下重要启示。

  第一,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胡锦涛说,“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一国”和“两制”紧密相连。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关键是要把爱国和爱澳有机统一起来。既要维护澳门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又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安全,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既要维护澳门特别行政区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充分保障澳门同胞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又要尊重中央政府依法享有的权力,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澳门事务。今年年初,澳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立法会和澳门各界人士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也为澳门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保障。只要澳门同胞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在爱国爱澳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就一定能够构筑起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牢固政治基础。

  第二,必须严格依照澳门基本法办事。

  胡锦涛说,澳门基本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依法治澳,就是要按照澳门基本法办事,坚决维护澳门基本法的权威。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社会团体坚持不懈宣传推广澳门基本法,自觉以澳门基本法规范行政、立法、司法行为和处理政制发展等重大问题。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十年来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要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澳门特别行政区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要按照以人为本、勤政、廉洁、高效的要求,完善政府行政规章制度,促进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治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必须集中精力推动发展。

  胡锦涛说,发展是硬道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在过去十年中始终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避免政治纷争和社会内耗,形成了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明显改善的良好局面。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集民智、聚民心、汇民力,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提高澳门抵御各种经济金融风险能力。当前,特别要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已经采取的一系列支持澳门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国家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有利机遇,加强同内地特别是广东省的合作。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对博彩业的管理,努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要统筹规划,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澳门市民,致力于提高市民生活综合素质,促进澳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胡锦涛说,澳门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各阶层各界别虽然利益多元、诉求多样,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良好的治安环境、融洽的社会氛围、稳定的发展局面是澳门全社会的共同福祉。包容共济是促进澳门社会和谐稳定的良方益策。澳门同胞向来讲团结、重协商,只要大家在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大目标下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沟通、顾全大局,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为澳门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必须着力培养各类人才。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之本。

  胡锦涛说,不断提升澳门竞争力,最关键的支撑因素是人才。要着眼长远,增强紧迫感,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培养造就一大批澳门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人才、经济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其他各方面人才。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爱国爱澳优秀年轻人才培养,使澳门同胞素有的爱国爱澳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使“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

 
 编辑:朱羽喆 来源:中新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崔世安宣誓就任澳门新特首 胡锦涛到场祝贺(图)   09-12-20 09:54
·澳门特首崔世安回乡祭祖摆52桌宴请众乡亲(图)   09-08-17 09:03
·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任命崔世安为澳门第三任特首   09-08-10 11:54
·澳门新特首崔世安背景解密 何厚铧是童年玩伴   09-07-27 10:06
·中央驻澳门联络办负责人就崔世安当选发表谈话   09-07-27 03:3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