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这是温家宝在会上发表讲话。新华网记者武巍摄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说,哥本哈根会议在经历了曲折后,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哥本哈根协议》。该文件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双轨制,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广泛认可,来之不易,应该得到珍惜。
温家宝强调,会议期间,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务实合作的精神,与各方密切沟通协调,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高效,为推动会议取得现有成果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表现了最大诚意,尽了最大努力。
温家宝表示,中国愿意同各方一道,以哥本哈根会议为新的起点,切实履行承诺,加强合作,尽早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杨洁篪谈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
12月17日至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丹麦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会议结束后,陪同出访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温总理与会情况。
杨洁篪说,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携手应对。哥本哈根会议是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契机。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规模空前,全球瞩目,充分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及加强合作、共迎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一是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三是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