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七十二冢今何在
2009年底的考古发现很振奋人心:位于安阳西高穴东汉大墓被确认为魏武王曹操的高陵。如果遗世文物足以证实专家判断的话,那么定能让人们对曹操再添一分敬意。考古发掘最终落实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套拳路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记者/沈嘉禄(主笔)
“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这是北宋诗坛标杆性人物王安石赞誉曹操的一首诗。事实上,历史上赞誉或指责曹操的诗文可说是汗牛充栋。及至明清以降的数百年里,随着章回小说、话本和戏曲等大众文化的兴盛,曹操被塑造成一个粉白脸的乱世奸雄,与刘备的忠厚相对,构成中国人两大人格类型的代表。但是,曹操的传奇给了“这一个”有血有肉的饱满形象,使老百姓在审判他时,往往多了几分敬佩、几分想象。学术界也经常对曹操明贬暗褒,对刘备则是明褒暗贬。网络时代,他终于获得民间话语的平反,成了一个远比刘备值得仿效的英雄。照周立波的话来说就是:“他是一只模子。”
其实鲁迅早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现在,一项考古发现让人们对曹操又平添了一分敬意。12月27日,安阳市市长张笑东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兴奋地对外宣布:经考古发掘,可以确定位于安阳西高穴东汉大墓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王曹操的高陵。一个市长宣布考古新发现,在近年来的中国已经算不上越位了,这位市长还说:“曹操高陵的发现很有震撼力,在国内外史学界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反响。”
接下来各路记者忙作一团,新闻报道铺天盖地,这肯定是2009年中国文化界最受民众关注、并极具可议性的新闻。而安阳市政府也没有“放马归山”,据悉,安阳地方政府已经进入曹操高陵保护规划编制的程序,并准备申报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阳市政府还计划建设一座曹操高陵博物馆,最终建成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为推动安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考古发掘最终落实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套拳路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砖厂取土的意外收获
公元218年,一代枭雄曹操留下遗令:“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两年后离开人世。一千七百多年来,曹操墓地被演绎成一个谜团,甚至有七十二疑冢之类颇具八卦色彩的猜测,从而构成发掘曹操墓穴的最大动力。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在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内漳河岸畔)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曹操在66岁时病逝于洛阳,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为“武皇帝”。
也就是说,曹操生前的级别虽然是王侯,但可以参照皇帝级待遇。但观其一生,曹操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不事铺张浪费,反对奢华虚荣,不过又不能说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曹操的遗嘱中还有一条:“分香卖履”,真实地体现出曹操的儿女情长与旷达襟怀。“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2008年12月,河南省省市县三级文物单位组成的考古工作队队员正式入驻西高穴村,发掘刚起步时对墓主人身份一无所知,西高穴村这处陵墓被笼统地命名为东汉大墓。
曹操高陵正西方200米有个砖厂,即安丰乡砖厂。从2002年起,砖厂工人开始在曹操高陵一带取土,意外发现了地下夯土层。有盗墓经验的人发现后即断定下面有古代墓葬。从此,西高穴村没有太平日子了。
据当地村民回忆:“2005年除夕夜,我们就听见一声炮响。”后来政府来了人,才发现有人在村里盗墓,挖了一个直径约1米的大洞。大洞出现后,村民们看见里面露出了墓顶巨大的青砖。其中一块青砖长50厘米、宽25厘米、厚10厘米。许多村民还开玩笑地表示可以将青砖起出来盖几间房子。后来乡领导带人查看现场,要求村里派人将这一盗墓洞封上。
负责保卫考古现场的西高穴村所在的安丰派出所所长王国平向记者介绍说:“自2007年以来,西高穴村大概被五批盗墓贼闯入过。”在现场,考古专家还向记者介绍,根据盗洞痕迹,最早的盗墓贼可追溯到清朝以前,盗洞打开后,积土便不断涌入,慢慢覆盖了整个墓室,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保存了劫后余存的零星文物。
据曹操高陵发掘现场安全员——西高穴村村委会主任徐焕朝说,后来安丰派出所加大了对盗墓者的打击力度,连续侦破多起盗墓案件,追回了一些被盗的文物。随着西高穴村古墓挖掘进入末期,安阳市主要领导人也逐渐成为考古挖掘的负责人。
墓室内留下盗墓贼的香烟壳子
据相关媒体记者现场报道,当记者刚进墓室,感觉没有想象中宏伟,有点像进了一座大部分被搬空的房子,不少文物已经不在墓地。揭开覆盖在地面上的白色薄膜,露出长约35米、宽约10米的墓道,坡度约30度,尽头是一扇拱形墓门,距地表约有15米。
迈过墓门门槛,脚踩在正方形的石面地板上,感觉稳重而平整,而室内温度比外面也高了好几摄氏度。墓门约有2米厚,墓门用砖块前后垒了三道,以防外人入侵打扰墓主人。穿过墓门便进入到墓室,前后相连共有两间墓室,每间左右两侧各有一间耳室。墓室由砖块砌成,砖块从四面垒起,汇聚在墓室中央攒顶,成一个中空、高约10多米的塔状。两侧耳室空间稍小,在后墓室顶部,两面墙顶出现两个直径约1米的墓洞,而下方覆盖着白灰的砖面上有烟熏的痕迹,专家推测是盗墓贼点蜡烛烟熏所为。
一位考古队员透露,通过事先钻探,考古人员确定了墓道的方位,成功找到墓门。打开重重墓门,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的却是超过一人多高的积土,墓门与积土之间仅能匍匐爬行。考古队员爬进墓室,映入眼帘的并非文物而是刺眼的矿泉水瓶和方便面盒,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地上还有一个被丢弃的香烟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