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时30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消防支队的62名官兵率先赶到列车被困现场,随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
消防官兵的出现,在给300多名旅客和乘务人员带来获救希望的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了疑问:自己被困已经16个半小时了,为什么向来以“快速施救”著称的消防官兵会姗姗来迟呢?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消防支队支队长侯文俊说:“我们是在5点接到上级的指示,要求我们增援。接到命令以后,我们启动了预案,火速调集商都大队、后旗大队、集宁大队,赶往火车被困现场。”
战士徒步赶往列车受困现场
凌晨5时50分,商都县境内,与铁路线并行的高等级公路因为风雪中断行车,而被困的1814次列车附近的公路也因低温造成大面积结冰,随处可见被困的货车和轿车,运送消防官兵前往列车受困现场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在毫无交通保障的情况下,商都大队的大队长刘扬决定用徒步的方式前往18公里外的1814次列车受困现场。
零下40度的严寒天气,7级大风夹杂着飞雪,能见度只有五六米,在齐膝深的雪里行进,对于个头儿还不到一米七的刘扬来说,这些都是不小的难度。
然而,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刘扬和他的战友们走出去不到3公里。
往返5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救援还能顺利进行吗?
10时35分,1814次列车解体的4节车厢搭载着350名旅客,被机车牵引回商都县火车站,这给了消防支队支队长侯文俊启示。
10时50分,出警后的第5小时50分钟,62名消防官兵登上了救援火车。随后火车以每小时27公里的速度缓慢向18公里外的1814次列车推进。当时的风在七级到八级,瞬间可能达到九级,车外的能见度相当低。
其实,在1814次列车出事的当天晚上,铁路部门就曾派出由两辆机车和一辆平板车编组成的救援轨道车,前往事发现场,可是离开商都县火车站还没有1公里,救援轨道车就被7级的风雪夹击,寸步难行。
40分钟后的11时30分,乌兰察布市消防支队的官兵们在救援火车的运送下,终于到达救援现场,下了火车,官兵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内蒙古商都消防中队士官刘建鹏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一下车傻眼了,雪那么老高,把火车都埋上了。”支队长侯文俊说:“雪已经过了列车的顶部,雪最厚的地方应该达到6米,而火车的车厢应该是不到5米,车下面全是积雪。”
这里就是被积雪掩埋的1814次列车最后4节车厢现场。被困车厢所处位置是在两山之间的山坳处,山坡上的雪随着风都聚集在了山坳中,列车北面以及车顶全部被掩埋,南面车体也即将被覆盖。
此时,4节车厢的供暖时间还有6个小时,留给消防官兵的时间也只有这么多,那么他们能否依靠一把把铁锹和自己的双手,将车厢周围近百吨的积雪清除干净呢?
在1814次旅客列车最后4节车厢的受困现场,62名消防官兵很快就被分成了3组:第1组负责清理车厢顶部的积雪,第2组负责清理车厢下面的积雪,第3组负责清理车厢两侧积雪。这种立体救援方式是消防官兵在日常勤务中总结出来的。
由于火车与轨道旁边墙体间的缝隙被积雪填平,筑起了厚厚的“雪墙”,只有将车体侧面和积雪之间挖掘出一定的距离,才能让车厢有行驶的空间,那么究竟该挖掘多大的距离才合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