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军人不相信眼泪
盛睿方今年38岁,有个13岁的女儿,在护航的7名女军人当中,她年龄最大,同志们笑称她是护航编队的“大姐大”。
盛睿方是上海海军第411医院麻醉科的副主任医师。7月上旬,医院接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的通知,需要派1名有四到五年工作经验的麻醉医师,还特别注明:欢迎女同志上舰。医院符合条件的只有3人,盛睿方作为唯一的女同志,无可挑剔地成了最佳人选。
她是一名离异的女人,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而且,她刚刚从驻港部队执行完4年卫勤保障任务回来,对这次任务,她完全可以说不。但是,她却对领导保证:“我可以去!”
妈妈要去护航,一走又是5个月,女儿眼里含着泪,扯着母亲的衣角,就是不让走。盛睿方蹲下身,吻着女儿的脸颊,眼泪夺眶而出。
2001年,她与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自此女儿就一直跟着她生活,平时工作忙,女儿也没少吃苦。2004年底,她接到去驻香港部队执行任务的命令,只好把女儿托付给父母,2008年底她刚回来,现在又要远航。老父亲一直患有肾结石,原来预计要为父亲做手术的计划也要推迟了。她觉得对不起女儿,也对不起自己的亲人。
一狠心,盛睿方坚定地跨出了家门……
到了军港,编队领导问她是想到补给舰上还是到战斗舰艇上,她回答说:“哪儿苦就到哪儿。”她是7名女兵中年龄最大的,她要带个好头。
平日,医务工作主要针对护航官兵诸如感冒、脚气、口腔溃疡等小病小恙,别人说盛睿方是大材小用。她笑着回答:“谁不希望在护航中大显身手?但如果真让我发挥出特长来,那就意味着有官兵患了大病,需要做麻醉手术,因此我乐意无用武之地。”
8月6日,战士王德帅肚子疼。细心的盛睿方在诊断中发现,他很可能是慢性阑尾炎。由于病情发现及时,对症下药,用输液和药物治疗就把病情消除了,免去了动手术带来的危险和痛苦。
远航时间长了,长期处于单调枯燥的生活中,有的官兵开始反应木讷、沉默寡言。有个战士性格孤僻,不爱与大家交往,有人甚至怀疑他得了抑郁症。盛医生学习过心理学,她明白女性在这个群体中的独特作用。于是在直升机甲板散步时,她就主动与这个战士聊天,她发现这名战士其实也渴望倾诉和表达,渴望表现自己。后来,她还向舰上领导建议,给这名战士换了一个承担任务更多的岗位,他慢慢开朗起来,工作一直干得很好。
空闲的时候,盛睿方会想着给女儿打个电话。前两个月,每次打电话时女儿都要哭。慢慢地,女儿开始理解妈妈的选择,还要求妈妈多拍一些海上的照片回去,她要给同学们讲一讲妈妈的护航经历。
看到女儿的成长,盛睿方由衷地欣慰,她对女儿说:“孩子,人生不相信眼泪,我们要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