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治黄初战告捷 网民呼吁:"韧"战黄毒 严防死灰复燃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0-01-21 15:4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斩断利益链是关键!网友为“发黄段子停短信”叫好! 

  (资料图片)

  日前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相继传出“手机发黄段子停短信功能”的消息,多数网友深表支持。新华网友“小李杜风”盛赞其“有效切断了手机黄色短信利益链的关键一环,具有治标更治本的效果”。

  反观淫秽色情信息之屡禁难绝,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一个“利”字。网友“颠笨笨”将矛头直指运营商,他尖锐指出,为黄色网站接入手机短信群发功能的移动通讯运营商是手机黄色短信的源头,应专门立法予以重罚。网友“冬日阳光”则建言,作为扫黄执法者,不能仅着眼于对违法个案的直接打击,要努力斩断黄色信息产业链。

  据悉,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人,手机网民2.33亿人,占整个网民的60.8%,手机上网已成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巨额利益面前,如何彻底割掉黄色信息这一“毒瘤”,确实颇为考量相关部门的技艺与能力。网友“舒浩”给出了细致的操作思路,他说,治理手机“黄毒”,需要将其中的利益链条摸清理顺。哪家提供了什么信息,哪户拥有什么技术设备,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都需要相关部门来一一厘清。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日前开展的为期一年的手机治“黄”专项行动,已将斩断“黄毒”信息利益链中的黑手作为重点之一。

  扫黄要重长效打“韧”战!

  严防“黄毒”卷土重来!

  网络低俗信息的趋利性决定了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以根除,我们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除了打好持久战,别无选择。网民“钟明”建言,针对网络淫秽色情信息顽固性、反复性和隐蔽性强的特点,应将完善相关法律与促进防范技术进步相结合,建立扫黄打非的长效机制,避免突击性、运动式执法一过,网络“黄毒”死灰复燃。网友“小培”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如果不能把打击遏制的成效用切实可行的制度固定下来,把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强大威力用明确的职责分工、常态化执法坚持下去,涉黄现象就很可能沉渣泛起,卷土重来。

   网民“星雨”希望能立法保护青少年免受“黄毒”,他在帖文中说,我国现有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黄色信息危害青少年的行为,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建议尽快完善立法,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网友“竹简”则提出了八字忠告:成绩面前,尤须清醒;铲除黄毒,人人有责。

 
 编辑:李斌 来源:新华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白领在涉黄网当版主被诉 称不拿钱只为看片   10-01-14 08:37
·大学生举报32黄网被奖 称黄网致寝室6人有性经历   10-01-11 13:13
·浙江关闭4家涉黄网站 抓获1名犯罪嫌疑人   09-12-21 16:32
·举报黄网最高可获奖万元 重点对九类举报予以奖励   09-12-05 07:25
·家教工资少付千元 家长称家教教女儿上“黄网”   09-08-11 08:1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