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专题报告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西部办原副主任王金祥
华商网讯(两会报道组 记者张维博) 23日15时,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西部办原副主任王金祥对前来参加陕西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就如何科学的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做了全面解读。他认为,“西咸一体化”能否找到最佳方案将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西咸一体化”很有可能列入“十二五规划”中的国家项目
“‘关中——天水经济区’能否成为新的经济高地,关键要看以西安为主的国际都市圈能否早日形成。”王金祥在谈及“西安国际大都市建设”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中的作用时如是评价道。
而谈及如何建设西安国际大都市时,王金祥直言:“‘西咸一体化’如何实施很关键,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十二五规划’以及‘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中的国家项目。”
王金祥笑言,目前陕西就如何实施“西咸一体化”有很多方案,但是他相信陕西人民和陕西领导的聪明才智能找出做佳的方案:“无论哪种方案“西咸合作打造西安国际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不变。需要特别考虑的就是将其与“加快城乡一体化”结合。”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背景
谈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背景,王金祥认为:第一,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成就证明了此战略是国家持续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造福于西部人民,也造福了全国人民,因此党中央已经开始计划下一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年计划”;第二,这十年来的经验带来的几大问题,如促使大家去考虑下一步如何能更有效的去实施此战略?如何能让老百姓获得更大的好处?如何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如何能降低发展中的消耗成本?即如何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在此背景下,未来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突出重点地区、城市、产业,所以党中央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王金祥表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寄予所在地区的厚望,也是所在地区的机遇。”
陕西科技、教育力量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潜力很大
王金祥认为,首先陕西的科技、教育力量以及它们对GDP中的贡献都是在全国名列前茅。陕西科技资源雄厚,但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还是不够。陕西需要将科技资源协调,变为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其次,“关天经济区”的科技力量一直雄厚,但是局限性于军工、航天等,与市场的结合不够,未能有效地打动其他行业。
“此区域(关天经济区)内的军工转民用、科技变现实生产力,很有优势很据潜力。”王金祥强调:“但是科技实力雄厚的西安却在科技创新力上还做的不够,如何实现此方面的转变,关键在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从传统模式中跳出来。”
大利发展高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谈及此方面,王金祥首先强调: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农村收入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才能促进消费,才能是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王金祥表示,要实现这一点,就“关天经济区”而言重点在于两点:第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抢占世界制高点;第二,尽快提升、改进传统产业。
王金祥解释说,就第一点而言,“关天经济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兴产业方面目前的竞争非常激烈,要抢占此方面的世界制高点必须要意识到这点。而谈及第二方面,王金祥则提醒在座的陕西政协委员们道:“在改进传统产业方面,我们需要投入更大的力度,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传统产业。”
“关天经济区”要杀出一条路
要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关天经济区规划”,必须深化改革开放。王金祥解释这一点时用“紧箍咒”和“尚方宝剑”来比喻:“之所以强调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是因推进此规划目前没有现行政策。但是此规划对于所在地区而言却并非‘紧箍咒’,而是‘尚方宝剑’。大家必须闯出一条路,杀出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