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华商网记者 张维博 摄影
华商网讯 (两会报道组) 1月24日上午9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西安开幕,开幕大会由省政协副主席张伟主持。在上午的大会上,省政协主席马中平作了《政协第十届陕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作了《关于十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李冬玉在报告中介绍,2009年的提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提案质量明显提高
去年的提案中,委员们更力口重视提案的质量,提案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委员们改变了单纯注重数量的观念.着重在提案质量上下功夫。十届二次会议以来,收到提案总量比一次会议以来减少了,但提案质量明显提高。许多提案承办部门反映,去年的绝大多数提案反映的问题有事实、有数据、有比较、有分析,提出的建议意见,具体、可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提案高度关注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关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方面提案268件,占36.3%。提案者在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所提意见和建议,对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关注民生问题。这方面提案197件,占26.7%。委员针对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教育和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提案,对党委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是关注“三农”问题。这方面提案173件,占23.4%。主要包括:提高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扶贫开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支持农民返乡创业;畅通农民工务工渠道,加强技能培训,保障劳动权益等。这充分反映了政协委员和党派团体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
提案提交呈现经常化趋势
去年大会后的提案数量比往年增多,委员平时作用得到发挥。十届二次会议后共收到提案40件,比一次会议增加了10件,其中党派团体提案3件。委员提交提案呈经常化的趋势,改变了以往党派团体只在大会期间集中提交提案的局面。提案提交和办理的网络化管理,为委员会后提交提案提供了方便,也提高了会后提交提案的积极性。从会后提交的提案分析,提案者更加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市容市貌整顿等问题成为会后提案的主要内容。
报告全文:马中平:省政协三次会议工作报告(全文)
李冬玉:十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