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聘会上,参会人员给竞聘者打分本报记者芮潇潇摄
本报杨凌讯(记者芮潇潇)近日,杨凌78名处级干部与普通干部一起参与杨凌示范区机关、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岗位第四轮竞聘。此次公开竞聘将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因事设岗、按岗选人,体现业绩,择优聘用。
处级干部先下岗再竞聘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以5到10年的时间,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发展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农村科技创业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一背景下,杨凌示范区工委认为,杨凌要发展,首先需要人才,需要好的干部队伍。经过反复讨论决定,杨凌示范区在职的78位处级干部,集体下岗,参与杨凌示范区机关、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岗位第四轮竞聘。
有一位姓李的处级干部说:“如果落聘,自己可能连公务员的身份都没有了。”
竞聘者精彩演讲拉“选票”
在此次竞聘中,除岗位有特殊要求,专业性比较强,体制尚未理顺和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与省级有关部门双管的部门、单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岗位,1958年1月19日以前出生的处级干部和2009年7月19日起任现职及2009年从省级有关部门、单位引进的人员不参与竞聘外,其他78个处级干部领导岗位全部纳入竞聘范围。
按照聘任程序,每名符合竞聘条件的人员,必须报两个岗位。经过笔试、面试和民主推荐后,才可以确定拟聘人选。2月1日下午,在面试及民主推荐会议上,38名竞聘者展开了一场每人5分钟的演讲大赛。按照竞聘规则,演讲与民主推荐会同时进行,演讲由评委、专家组打分,但面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60%,民主推荐占总成绩的30%,笔试成绩占10%。
两名正处级干部已“出列”
昨日下午,杨凌示范区工委组织部部长张启东表示,此次杨凌处级干部竞聘的规模和力度,在全省也是最大的。经过笔试、面试、民主推荐后,原来的两位正处级干部已经“出列”。他说,参与此次竞聘的共有125人。经过紧张角逐,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局长等三个正处级干部岗位还是空缺。
张启东说,组织部门将会做好落聘处级干部的思想工作,将他们安排在非领导岗位上工作,落聘者也可以自谋出路。在记者采访中,干部都认为公开竞聘是件好事,但“每个人压力都太大”。一位张姓干部说:“在杨凌的干部中,许多原来的处级干部都害怕落聘之后很丢人。”一李姓干部说,当官能上能下,说明社会进步了、民主了,自己也想通了,如果落聘将自谋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