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原创
2009西安环保数字解读:群众满意率达九成以上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  2010-02-03 11:2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华商网讯 全年304个蓝天,境内10条监测河流,3条达到水功能区标准,3条重污染河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七成以上,17000多件环境投诉处理率达98%以上,群众满意率达九成以上……这是2009年,西安环境保护部门交出的答卷。

  304天:再次刷新蓝天纪录

  2009年12月31日,西安市空气质量以86的指数值,把全年二级以上的天数增加到了304天。这是继2008年突破300天大关后,再次刷新了西安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以来的最高蓝天记录。

  304不单单是个数字,它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过去一年,西安市大气环境形势一度十分严峻,除了年初久旱无雨的不利气象因素外,大面积的城中村拆迁改造、南北中轴线道路改造,以及分布在市区的千余个各类建设工地,加上地铁施工、国家刺激汽车消费等因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难度明显增加。为了巩固和发展多年大气环境治理的成果,从每一天抓起,从每一个污染因子和污染源抓起,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标本兼治,终将蓝天记录再度刷新。

  西安市政府推出新政令,严格执行《西安市扬尘防治工作考核办法》,实施扬尘防治月考排名公布制度,并将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进一步夯实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防治扬尘的责任;新城区制定了建筑工地扬尘管理措施和效果的量化考核指标,按考核得分分别在建筑工地出入口挂上“红、黄、绿”的标志牌,挂黄牌者责其限期整改,挂红牌者则责令其停工整顿;市监察局制定了《关于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责任追究实施意见》,在全国首次推出扬尘防治管理的行政问责制度。政府负责、环保统一监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条块结合、公众广泛参与的扬尘监管长效机制日趋完善。为有力遏制机动车排气污染加重的势头,西安市颁布实施了《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环保、公安联手,从年初开始,通过公开曝光、锁档、叫停等措施,以持续高压态势整治“冒黑烟”车辆;机动车排气简易工况法示范场站投入使用,机动车排气路检开始启用遥感监测,机动车排气监管水平明显提高;“每周少开一天车”活动得到社会积极响应,公众关注和参与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热情不断升温。及早部署,广泛宣传,热情服务,严格监督,和谐禁烧天蓝蓝,夏秋收期间未发生明显焚烧秸秆现象,市区空气质量始终保持良好以上级别。燃煤烟尘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拆改中小燃煤锅炉83台,对75家企业重点烟气污染防治单位实行全天候监管,通报处理了50家燃煤单位的违法行为,确保了采暖期市区燃煤设施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94%:从新河污染大幅下降看 西安水在变清

  为了“长安八水”休养生息,以工程攻坚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西安市水污染防治攻势凌厉,成效明显。渭河干流西安段4个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降幅明显,入渭的7条河流中,黑河、沣河、涝河的化学需氧量已达到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皂河、新河、临河化学需氧量浓度降幅分别为74%、 94%、82%。

  组织开展对全市排污口摸底调查,通过市、区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主要河道排污口的调查工作,共找出排污口285个,绘制了“西安市地表水系及重点污染源分布示意图”,建成了“西安市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市河流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城市排污渠(河)污染问题,及时代市政府拟定了《渭河城市段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渭河城市段整治目标和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并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大排污渠(河)沿岸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切实抓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监管。每月对全市新建、在建及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督办,定期不定期以简报形式将建设进展、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报政府主要领导,形成上下联动、互通信息、现场督办和反馈通报的工作机制,有力的促进了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2009年,全市已运行和投入试运行的10座污水处理厂,已形成日处理能力95万吨,新增能力是建国至2006年期间的两倍多。大学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提速,分布在长安、未央等区县生活污水不能进入城市管网的18所大专院校,16家已建成或在建污水处理设施,12所大专院校的污水处理设施已投入运行,西安思源学院中水回用达到污水零排放的经验,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给予了高度赞扬;医疗废水治理取得新的进展,20张病床以上医疗单位基本都建成并运行了污水处理设施。此外在农村试点,建制镇和农村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零的突破。餐饮行业废水治理全面推进,1700多家餐饮单位完成油水分离,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超标问题基本解决。加快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步伐,全市污水管网总长度已达到1054公里,为已建污水处理厂提高运行负荷提供了保障。现存的20家造纸企业全部执行新的废水排放标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稳步提高。

  54项:减排工程攻坚成效显著

  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的关键年。在全市环保工作会议上,主管副市长要求,“保增长”不能舍环保,要确保完成全年的污染减排任务不动摇。据此,在深入调研全市减排重点项目的基础上,西安市环保局编制了《西安市2009-2010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执行。对《方案》确定的全市53个重点减排项目,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深入现场检查督促,协调解决问题;对第四污水处理厂和灞桥热电厂等事关全局的特大型减排工程单位,减排主管部门检查每月不少于两次。为了更有力地促进减排工程进展,西安市环保局还联合西北督察中心和陕西省环保厅进行重点督察。通过采取有力的监管和督查措施,至12月底,全市完成COD减排项目33项,完成SO2结构减排项目21项,67家被列为重点污染源的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各重点源污处设施正常运转率保持90%以上。2009年全市共削减COD1.99万吨,削减SO22.15万吨,根据陕西省环保厅反馈国家核查结果,与2008年相比,我市COD排放量下降了4.66%(省上下达目标任务为下降3.5%),SO2下降了13.2%(省上下达目标任务为下降2%),双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2个:环评亮剑创否定新建项目之最

  从源头上严把新污染入口关,依法强化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对已批环评项目及时跟踪监督,并进一步加大了在建项目的“三同时”执法力度;在地铁、城市集中供热和工业等大型工程建设过程中,推行工程环境监理,保障了环保“三同时”措施的落实。对重大建设项目严格执行集体审查制度,坚决否决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划、重污染、工艺落后的项目。2009年,西安市共审批建设项目757个,源头把关不予审批项目12个,被否定项目总投资额达18.6亿元,创否定新建项目历年之最。

  围绕污染减排的中心任务,严格建设项目的审批,对“两高一资”项目实施了限批、禁批政策。同时坚持四个“一律不批”,即对城市规划范围内未进入污水处理厂的项目,一律不批;不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选址、选线与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确立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制,加强全市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和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加强项目“三同时”监管,积极实施项目验收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项目。对去年委托监管的770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其中12家污处设施未建成、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建设项目,给予了媒体曝光,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限期完成验收,并罚款107万元。开展了区域规划环评工作,督促有关开发区、工业园区加快了规划环评进度。

  24小时:环保投诉热线全天受理

  12369环保投诉热线实现市区环保部门两级联动、24小时受理、及时查处,提高了服务质量,强化了督办落实,让市民感到了满意。全年12369环保热线共受理各类群众投诉17452件,其中噪声投诉居首位,占总投诉量80.53%,为此西安市环保局出台了《西安市夜间建筑施工环保备案管理办法》,做到夜间检查不间断、违法处罚不手软,规范了建筑企业的施工行为。主动开展企业噪声管理培训工作,制作“施工噪声环保友情提示卡”,有效提高施工单位守法自觉性。中高考期间,与市监察局、市建委等部门开展噪声联合整治,协调银行系统对违法施工单位从招投标到银行诚信资质方面给予限制,高压态势和不间断的夜间检查,对违法单位起到很好的震慑效果,夜间施工噪声投诉比较去年下降3个百分点,噪声污染投诉首次下降。

 
 编辑:王甲铸 来源:华商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