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俄美继续核裁军持积极态度的原因有四:一是谋求同美国继续保持战略稳定;二是把达成核裁军协议作为改善俄美关系的突破口;三是为国内经济减负;四是希望通过条约约束美国发展反导系统,从而保持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的威慑力。而美国热衷此事也不是心血来潮:一是利用“巧实力”占领主张核裁军的道义制高点,摆脱“强制和平”的武夫形象;二是降低与俄罗斯的核对抗水平,防止核武器的扩散,改善两国关系;三是在核裁军情况下保持非核武器的领先地位;四是在严重的金融危机下为经济减轻负荷。
俄美在此轮核裁军谈判中作出的积极姿态,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稳定。就双边关系而言,如能签署新条约,两国关系将能够保持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对国际社会而言,俄美两国在核裁军领域取得进展,无疑将推动国际核裁军进程。因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俄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核武库的国家,以可核查、不可逆的方式进一步大幅削减核武库,有助于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必要条件。希望两国尽快达成新协议,采取实际行动大幅削减核武器。”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即使俄美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新条约,两国为谋求战略平衡和军事优势的角逐仍不会停歇。首先,两国战略目标存在根本冲突。美将两国矛盾归因于俄罗斯的“冷战思维”;俄认为美国永不满足的帝国野心才是造成双方关系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从两国战略目标看,美国试图进一步削弱俄罗斯,防止其重新成为势均力敌的对手;俄罗斯则是以实现复兴为目标,不愿受人排挤。双方合作都是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存在巨大的矛盾。
其次,俄美两国的核竞赛不会停止。在国际安全格局经历重大重组的背景下,双方核武库的现代化步伐不会减慢。美方目前正加紧起草并准备在6月份之前公布新的《核态势报告》。尽管有消息称美国可能首次明确“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以减缓他国发展核武器的步伐,但美国核武库的现代化进程将提速。对俄方来说,常规武装力量的落后状况更凸显出核武器的重要性。2月4日公布的《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规定,在国家安全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俄不排除对侵略者采取“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梅德韦杰夫和普京也相继表示,俄仍将坚定不移地研发并装备现代化进攻性战略武器。
再者,“矛”与“盾”的对垒不会停歇,双方围绕反导问题的冲突与摩擦仍将继续。导弹之“矛”和反导之“盾”在俄美裁军谈判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上个世纪,正是由于美苏在反导问题上达成协议,两国才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去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暂停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成为俄美核谈判取得进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双方在反导问题上的角逐并未偃旗息鼓。2月4日,罗马尼亚宣布加入美国在欧洲的新反导系统,在俄罗斯激起强烈反弹,要求美国就此作出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