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地理教材将陕甘划入华北 经温家宝挑错后修订
http://news.hsw.cn    来源: 京华时报  2010-09-01 07:1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温家宝在旁听初二(五)班的课新华社发(资料图)

地理教材将陕甘划入华北经温家宝挑错后重修订

教科书修订示意图

  京华时报9月1日报道今天,本市中小学生迎来新学年。记者从部分中学了解到,今年新初二的地理课本发生了较大变化,去年温总理在北京35中听地理课后指出,“陕西、甘肃和宁夏划入华北地区欠妥”,在今年的新教材中,华北地区不再单独成章节,而是扩大成北方地区,曾引起争议的陕甘宁地区也一并被划入了北方地区的地图中。

  新闻回放:地理教材将陕甘划入华北 温总理听课发现错误(图)

  出版社回应:媒体报道温家宝为地理教材纠错 相关出版社回应

  温总理为地理教材纠错 测绘局称着手研究划分问题

  记者注意到,中国地图出版社今年6月新印刷的八年级(初二)上册《地理》课本中,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为“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其中第一节为“北方地区”。课本中,对北方地区划分进行了描述:“北方地区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与南方地区相连,西以青藏高原边缘为界与青藏地区相邻,西北大致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北段为界与西北地区相接,北和东北以国界为界,东临渤海和黄海。”

  与修订前相比,这一节内容不再局限于华北地区,而将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一起合并成“北方地区”,在具体地理分界上也有了更为详细的表述。老教材中,这一章还包括了“青藏地区”、“沿海地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4个独立章节,在新教材中,则改成了“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以往独立成章节讲述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一并归入“南方地区”。曾引起温总理质疑的那张华北地区图也由一张北方地区图取代。

  据悉,出现争议后,国家测绘局会同相关部门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教育部也成立了专家小组对教材进行研究。去年,北京市启动了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首轮修订,总理的这个问题成为修订的重要工作。专家曾透露,修订中,去除了容易引起自然分区和行政分区混淆的内容,对分区的界限解释得更清楚,便于学生掌握、理解。

  教师反应

  修订教材区域划分更科学

  对此,通州二中地理教研组长张晓朋表示,新修订的教材对过去的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华北地区”变成“北方地区”后,信息量增加了,从地区区域划分的角度讲更为科学,也便于学生理解。以往的教材内容有些零碎,切分散乱,如本来按照地理区域划分,港澳台就应该属于南方地区,在旧教材中却将它们分成两个独立章节来讲授,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地区特征。

  “这次教材修订淡化了行政区划,以自然数据为标准来确定地理区域划分,更加客观和科学。”北京地理特级教师王树声表示,新教材更注重从温度、降水量、植被等自然数据来分析中国的地理区域,回归了地理本质的概念。同时,增加了东北地区的内容,将中国地理区域差异完整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地理。

  昨天,记者还回访了35中的地理老师纽方萍,温总理当时听的便是她的公开课。纽老师表示,她今年已教新初一,还没注意到新初二的课本变化,因此,不便评论。

  新闻背景

  温总理听课指出教材问题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来到北京市第35中学,在初二(五)班和学生坐在一起连上5节课。期间指出该校使用的地理教材中的问题——对中国地区的划分不清楚,把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9月10日,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引发热议。

  2009年9月11日,教材出版方——中国地图出版社在其网站发布声明称媒体报道不实,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含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华北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09年10月11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温家宝总理在35中听课感受。第二天晚上,温家宝总理致电新华社总编室更正其讲话稿中关于岩石分类的错误。据当日新华社值班编辑吴锦才回忆,电话中,温总理还和吴锦才沟通了关于教材中“华北”分界的问题,总理表示他认真研究过,将陕西、宁夏划到“华北”欠妥。

  2010年6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新印刷的初二教材中,将华北地区章节修改为北方地区。

编辑:赵萌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