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年从中专直接考入了北大的研究生,博士毕业后又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招到门下,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完成了金融经济学博士的学业,接着踏进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称“美联储”)就职,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神童”。
他,在金融投资、证券市场、资本运营与金融衍生工具分析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其中,他提出的信用风险分析模型,引起国际学术界及金融行业的广泛关注,有关论著被美国及欧洲多家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列为风险管理培训的必读教材。
他,历任美联储经济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及香港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
他就是明日将莅临西安,参与“华山论剑”的重要嘉宾周春生。
从中专直接考上北大研究生
出生于江苏南京郊县的农家子弟周春生,因为家庭拮据,和许多人一样,初中毕业时,就在父母的劝说下进入了常州无线电学校计算机专业就读。在当时的特定时期,即便像周春生这样成绩优异的学生,报考一所中专学校也不足为奇。
可这个选择,和他后来教授头衔、经济学家之间的距离超乎想象。在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周春生以勤奋聪明跨越了这一看似不可逾越的现实差距。
在解释自己当初在中专时候选择自学数学的原因时,周春生用质朴的话说:“因为学数学不需要太多花费,有一支笔、几张纸和一个脑袋就行了。”也就在那时,他暗自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常人不会奢望的目标——考上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生。
后来,周春生开始尝试写一些数学方面的小论文,分别邮寄给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教授,并引起了这些专家的注意。最终正是他们的举荐,1985年,年仅19岁的周春生直接从中专考入了北大的研究生。而这个“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也成为周春生家乡的一段佳话。
曾为“经济沙皇”格林斯潘
提供分析报告
从北大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再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周春生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完成了金融经济学博士的学业,成为当年为数不多且最为优秀的博士毕业生之一。
1995年4月,刚刚踏出普林斯顿大学校门的周春生,就进了连美国人都难踏入的美联储就职,并被聘为新成立的交易风险分析与管理部门的长期经济学家,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决策咨询与研究。“我在那里就职的时候,长期经济学家中没有绿卡也不是美国公民的中国人,就只有我一个。”周春生说。
1995年-1997年间,周春生担任美联储经济学家,从事金融风险的分析、控制与管理工作,并分析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走势,为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一个美联储经济学家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针对美联储的相关课题提出报告;二是美联储交派的课题,比如某位理事需要智囊们就某个特定问题提供专门意见,相关的人员就会停下其他的工作,按照他的要求把报告拿出来。“格林斯潘(被称为‘经济沙皇’的美联储前主席)要作决策,依据的是相关部门报上去的材料,所以我们也给理事会、副主席和主席提供相应的分析和资料。”周春生介绍说,“我们经常给他们作一些简单的报告。比如墨西哥出现问题后,格林斯潘就要尽快弄清楚:墨西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危机会持续多长,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