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计划两年内建20个地震烈度速报台,今后如果发生地震,10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就可知道不同区域的地震烈度,有利于及时救援、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
可以克服震后通讯“黑箱期”
20日下午,西安市地震局在市政府网站发布信息称,西安市地震监测中心已完成《西安市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的建设调研》报告的编写,提出了西安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作的建议。
昨日,西安市地震局局长谢振乾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明年开始,西安拟定在两年内建20个地震烈度速报台和一个中心台,今后如果发生地震,10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就可知道不同区域的地震烈度分布情况。
谢振乾说:“地震后一般都有一个通讯中断、交通堵塞这样的‘黑箱期’,外界难以准确掌握发生地震区域的情况,有了地震烈度速报台,就可以克服这个问题。”谢振乾说,届时救援人员可以及时到达震区展开救援,减少市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设在各区县的人口密集区
西安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处长邢晴汉介绍,20个地震烈度速报台将设在西安13个区县的人口密集区的地表,以保证地震发生后,及时传递最需要救援的人口密集区的信息。“建设地震烈度速报台,不仅可以提高西安的抗震救援能力,也可以减少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例如在地震波传来前,紧急切断天然气总闸,提醒地铁、高速铁路关闭等。”邢晴汉说,地震烈度速报系统也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前期工程,可以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使预警系统在发生强地震时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地震应急预案增加新内容
昨日,记者从西安市地震局获悉,9月7日,西安市政府还印发了新修订的《西安市地震应急预案》。新修订的预案中,在特别严重、严重地震灾害发生时,增加了安排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公安消防部队、矿山救护队、危化品救护队、医疗卫生救护队等各类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赶赴灾区等内容。
据悉,我省将在今后5年内,在关中和陕南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今后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2小时内到达灾区,开展救援,受灾群众24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安置。按照西安市有关规划,到2020年,西安将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西安属于八度地震烈度设防区
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地震烈度是指地面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也指地震波及范围内地面震动的激烈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止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反之烈度低。我国把地震等级分为九个等级,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西安属于八度地震烈度设防区。本报记者 王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