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发改委“阶梯电价”意见引热议 网友称不超标难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网  2010-10-11 10:0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中国网10月11日报道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阶梯电价征求意见稿后引来热议,济南市民普遍反映阶梯电价的第一档标准定的有点低,想不超标有点难。

   城市居民用电多会超标

  一般城市居民月平均用电量到底有多大?在东兴小区,记者随机进行了采访,几名老人表示,家里每个月的用电都在200度左右,夏天会超过300度。在百花小区,陈先生称,家里夏天会偶尔开空调,加上冰箱、电视机、电脑等,每个月的电费都在百元左右,合一个月200度左右。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6年、2007年、2008年我市的城乡居民月均生活用电量分别为124.88度、138.49度、152.35度。如按照2008年的数据,我市城乡居民用电量已超过了发改委拟定的第一档标准。

  省物价局有关人士说,用电量在城乡家庭间存在明显差别,总体来看,全省的月均用电量远低于城市居民的用电水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居民认为,城市和农村居民用电的阶梯应区别对待。如果按平均值设阶梯电价的标准,对城市居民家庭来讲可能用电量会超标,而对乡村家庭来讲标准可能就太高了。

  网友多数喜欢第二种方案

  有网友表示,应多设几种方案,把用电量的基准提高;也有网友建议,应在三档外再加一档,比如对特困或贫困家庭,以低于现价的标准予以照顾,对于享受型的用电则调高电价。发改委提供的两套方案都没有考虑家庭人数对用电基准的影响,这也引起部分人的质疑———如果一家三代人一起生活,电费总量肯定大,这样的家庭也沿用一个标准,肯定要吃亏。记者从省物价局获悉,目前公布的两套方案只是征求意见稿,还要反复修改,最终阶梯电价怎么核定还不好说。

  到底哪种方案和标准更受欢迎?某网站的调查数据表明,网友多数喜欢第二种方案。

  峰谷分时电价是否可行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江苏、浙江等地执行的错峰用电让市民大受其益。如江苏省峰电价0.55元/度,谷电价0.35元/度,全省民用电均价0.5283元/度,有居民就在晚上谷电价时用耗电量较大的电器,如空调、热水器,甚至用洗衣机都放在晚上,虽然总用电量较高,但一般谷电用量都是峰电用量的一倍多,由于谷电价比峰电价每度便宜两毛钱,总的用电开支并不高。

  在发改委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要推广峰谷分时电价,那么我省会不会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省物价局有关人士说,等国家的阶梯电价政策确定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记者了解到,将峰谷电价与阶梯电价结合起来,国内已有先行者。比如浙江把居民电价分三个阶梯———月用电量50度以内,电价0.538元/度,其中峰电价0.568元/度,谷电价0.288元/度;51度至200度间的用电量,电价上调0.03元/度为0.568元/度,其中峰电价0.598元/度,谷电价0.318元/度;超过200度的用电量,电价上调0.10元,即0.638元/度,其中峰电价0.668元/度,谷电价0.388元/度。当峰谷用电量总和超过50度时,超出的电量开始按第二阶梯的价格计费,依次递增。济南时报(本文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绍庆)

编辑:李斌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阶梯电价“服众”尚需先上三层楼   10-10-10 04:36
·中国拟推行阶梯电价 结束全民低电全民低电价时代   10-10-09 17:12
·国家发改委就阶梯电价征求意见 最高每度上涨2角   10-10-09 13:4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