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西都市报10月13日讯
这部灾难大片千万别有续集
智利救援人员11日完成圣何塞铜矿救援通道加固工作,救援舱下井测试成功。智利矿业部长劳伦塞·戈尔沃内说,33名受困矿工将于13日零时开始将陆续升井,首批4名升井矿工已选定,每名矿工升井约需1小时。
被困井下69天,这些矿工已创造矿难最长生还时间世界纪录。智利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决定12日亲赴圣何塞铜矿见证矿工出井。由于受困矿工中有一人来自玻利维亚,玻利维亚总统埃沃·莫拉莱斯也承诺前往现场,祝贺他成功获救。
每人升井需1小时
根据智利政府公布的计划,两名矿业救援专业人员和两名军方医护人员将随搭载舱下降至井下624米处的工作间,对所有33名矿工进行检查,按照生理、心理两方面的状况排定升井顺序,此后每位矿工将进入军方研制的“胶囊”,以平均每秒0.2米的速度上升,重回地面。
救援舱每完成一次升降井大约需要1小时,整个救援行动将历时至少48小时。矿工升井时须闭上眼睛,出井时会立即戴上墨镜,防止因长时间未见光后光线对眼睛造成损害。出井后,矿工将先在矿区设立的野战医院接受医学检查,随后可与家人短暂团聚。
争着让同伴先上
获救在即,这些受困2个多月的矿工显示出团结互助的精神。马纳利奇说,当自己告诉矿工,他们的升井顺序将取决于“技术因素”时,对方的反映显现出“值得称赞的精神”。
“这没问题,但我想最后一个出去,”一名矿工对马纳利奇说。另外一名矿工反驳,“噢,朋友,我说过我要最后一个出去。”“不,不,真的——我想最后一个出去,”又有一个人抢过话。“他们团结互助,希望同伴早获自由,甘于为他人奉献,”马纳利奇评价。法新社援引智利官员的话报道,根据救援安排,身强力壮的矿工会首先升井,随后是体质较弱者,如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体质中等的矿工会最后出来。升井前12小时,他们会开始进食一种特殊液体食品,以减轻升井过程中的眩晕感。
创矿难生还纪录
33名受困矿工当前身体状况良好,只有一些人出现皮肤感染症状。受困于井下两个多月后,这些矿工已创造矿难最长生还时间世界纪录。随着升井时间临近,矿工家属两个多月的焦虑正逐渐为喜悦所取代。他们中许多人已前往铜矿附近一处名为“希望营地”的安置点,倒数与亲人相聚的时刻。矿工达尼埃尔·埃雷拉的母亲阿莉西亚·坎波斯告诉路透社记者:“我累了。(我)许多天什么也不干,就是坐着等。”她在安置点帐篷里为儿子准备了鱼肉三明治。
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高科技
“这是智利迄今为止开展的最复杂的营救行动。”在有二十多年救援经验的专家克林说。智利动用所有可能的力量和最先进救援科技,在矿井现场有数百名支援人员,从工程师、心理学家到营养师、实验室人员。
食物初期,救援人员向矿工传送营养液、汤水及药物;后期,医生开始发放肉、米饭等固
体食物,但严格限制每日2200卡路里,确保矿工身形能从坑道离开;
沟通8月22日,矿工首次透过地面降下的钻头,向外界发信报平安;首个管道开通后,矿工陆续向地面亲友寄信,通过视频与亲友对话;医生近日向地底送出医疗仪器,透过无线技术检测矿工心跳、脉搏等;
作息矿工进餐时间分为早、午、下午
茶及晚餐;利用地面提供的电源,设置仿照日夜的照明系统;生理专家指导矿工锻炼,确保他们有足够体能;近日,矿工轮流清理因挖掘通道而产生的沙石;
娱乐藏身处设有小型影院,播放足球比赛和电影;设有小型赌博区;地面向矿工传送报纸、音乐播放器等;矿工获赠一部高清摄像机,让他们拍摄坑内情况。
起重机来自中国专家来自美国拉拉队来自乌拉圭
智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是史无前例的救援,充满了国际色彩。
澳大利亚挖掘机一开始,巨大的岩石挡住了求生之路。智利国内没有能够打通隧道的重型设备,临时从澳大利亚运来一台重型挖掘机,用来扩宽矿井,打破地下岩层。在强大设备的帮助下,挖掘工作以每天15米的速度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起重机完成内壁铺设和最终救援计划的是中国上海三一集团设计生产的SCC400型起重机。这台机器被誉为“神州第一吊”,它设计先进、稳定性强,吊装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比一般的起重设备小很多。
美国NASA专家矿井是密闭场所,与宇航员身处的太空站类似。美国航空航天局派出了由营养师、工程师、医师和心理学家的4人专家小组前往智利,为矿工提供心理援助和技术支持。
乌拉圭“拉拉队”电影《天劫余生》的真实版主角、4名曾在1972年一起坠机事故中幸存、于安第斯山脉冰天雪地中求生72天终获救的乌拉圭人,9月4日来到圣何塞铜矿,为井下33名受困矿工“打气”。
玻利维亚救济一名矿工是玻利维亚籍,所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十分关注,他且通知玻民政部门给被困矿工的家庭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母亲的担心
希望儿子换工作
矿工达尼埃尔·埃雷拉的母亲希望儿子升井后换个工作。由于受困过久,矿工的精神状态颇受关注。心理学家阿尔贝托·伊图拉告诉德新社记者,过去2个多月,矿工心中充满死亡阴影,“获救那天,他们将经历重生。”
伊图拉每天都与矿工通电话。看到矿工与家人间的点点滴滴,“我几乎每天都会流泪,”他说。不久前,一个2岁大的小女孩在家人带领下探望受困井下的父亲。一开始,她显得焦躁不安,但一听到父亲的声音,女孩脸上写满喜悦的表情。矿工阿列尔·蒂科纳受困期间,妻子伊丽莎白·塞戈维亚产下一女,起名埃斯佩兰萨,西班牙语中意为“希望”。蒂科纳在井下观看塞戈维亚分娩过程的视频,眼下,他正等待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女儿。
妻子的用心
妻子情人女友准备“性感”装迎团聚
英媒11日报道,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分离后,矿工妻子们开始采取行动以确保自己以最佳形象出现在丈夫面前。63岁的马里奥·戈梅兹是被困矿工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他的妻子、51岁的利利阿尼特·拉米里兹前往48公里外的科帕伊波镇的美发店。她一边摸着新做的头发一边说:“他已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过我了,我想以最佳形象出现在他面前。”另一名矿工妻子克里斯蒂娜上周末买了新的牛仔裤,以迎接丈夫克劳迪奥·雅尼兹。她说:“我做了按摩,做了头发,觉得漂亮多了。”
商人还向矿工们的妻子和女友提供了内衣和“性感”服装。店主安吉丽卡称:“我已邀请矿工们的妻子和女朋友来选择卧室服装。一些人选了护士服、校服、兔子服或者水手服,最受欢迎的是小红帽服。”
总统的关心
两国总统现场亲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