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临湘女公务员李娉的双面人生 非法集资278万被拘
http://news.hsw.cn    来源: 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  2010-10-15 11:3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如果不是事情败露,李娉在周围相识的人眼中仍是那个漂亮、乖巧、豪爽、幸福的女人。

  9月27日,临湘市公安局召集30余位报案人召开通报会。通报称,李娉从2005年开始至被拘留前,陆续向身边亲友集资215万(第一次通报数据),涉及人员30余名。

  一时间,李娉成为了临湘街头巷尾百姓讨论的焦点人物。随着民间的流言和官方陆续公布的调查结果,李娉这个昔日亲友心目中的“天使”逐渐成为了一个被人称为十恶不赦的“魔鬼”。

  六旬老人借4万元“入股”

  李和生,临湘市白云镇人氏,年近6旬,生活清贫。

  李和生膝下一子,去年在广州一场车祸夺去儿媳生命,原本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此外,李和生80余岁的岳父行动不便,常年躺在床上。“60岁的女婿悉心照料年老岳父”,李和生一度为周边村民赞道。

  与李娉相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和生为了补贴生活,把家对面的某单位内一块空地开发出来种菜。此后几年,与临湘该单位的公务员李娉相识。

  “平日,李娉总是笑脸相向,偶尔还会买一些零食送给我和老伴吃。”在李和生印象中,李娉人不但乖巧,而且平易近人。

  从白云派出所干警口中,李和生得知,李娉已婚,有一个不错的家庭背景。李娉父亲为临湘市公安局中层干部,丈夫和公公均为市财政局工作人员。李和生一度为自己这样清贫的百姓能结识李娉这样有来头的公务员感到庆幸。

  2010年7月26日,李娉找李和生聊天,问是否有多余的钱,自己手头有个好投资项目,安全,回报高。

  李和生系当地林场职工,夫妻俩的收入靠自己在林场每月400元的工资,而老伴常年在家照料她80岁的父亲。

  没有积蓄的李和生委婉拒绝了李娉带自己“发点小财”的美意。

  次日,李娉找到正在派出所内打点菜园的李和生老伴,再次谈及投资的事。李娉建议李和生老伴找亲戚借钱投资。几次三番的说服下,李和生老伴终究拉不下面子,由李和生做担保,找李和生姨夫借了4万元。

  4万元“入股”款到位后,李娉豪爽地给李和生老伴写下了借条。“4万元写的5万2,其中1万2作为分红一次性写入了借条”。

  不识字的李和生老伴拿到借条后找邻居确认借条上的数据,获此信息的邻居为李和生夫妇遇见贵人而羡慕不已。

  9月初,李和生姨夫开始催李还款。为此,李和生至今不敢面对姨夫。

  从7月27日李娉“借钱”到案发前,李和生夫妇一直沉浸在分红的憧憬中。一次次问李娉一次次被告知资金被转向了其他投资,隔段时间一并结算。事后,坊间讨论李娉最不应该骗的是李和生夫妇,“4万元对这样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35名报案人与278万

  与李和生夫妻一样“借钱”给李娉的还有30余位,而这些人借给李娉的钱都远远超过4万。

  10月11日,记者在临湘市公安局王姓副局长那里了解到,李娉非法集资事发后,临湘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至11日为止,调查结果显示,已有35人报案,涉及金额278万。

  在35位报案人中,记者接触了17位债务人,从农民到的士司机,从商人到政府官员,身份各异。

  针对不同身份的债主,李娉采取了不同的说辞。

  曾某,系白云镇某矿山开采老板,因定期办理炸药业务而结识李娉。当时,李娉被借调办理炸药业务。曾介绍,起初李娉以各种由头为难自己,熟悉后,李娉称为在岳阳市工商局上班的表妹李婷“揽储”(指银行、储蓄所及信用社的业务员向储户招揽存款),急需22万转手,希望曾给个面子。出于方便以后办理炸药,曾勉为其难地同意了李娉的请求。与曾某情况类似的,同为开矿相关的2位老板也因业务关系,“不得已”借钱给了李娉,名义也是帮表妹“揽储”或者入股海螺水泥厂。

  李某,临湘市供水公司职员,在餐馆与李娉相识。之后因朋友超生找李娉上户而开始深交。

  2010年5月6日,李娉找李某借钱,并声称回报丰厚,每1万元借7至10天,可以分红1000元。出于李娉的身份和丰厚的分红说辞,李某咬牙拼凑了13.4万元给李娉。

  此后,迟迟不能兑现起初承诺的李娉,给李某改写了借条,“13万4写成了15万9,其中2万5作为分红”。

  知情人士透露,李娉借钱早年并没有这么高的“分红”,是因为越陷越深后才变得疯狂的。其中,广为临湘坊间流传的是,在2010年初,为了从一私人老板处借15万,李娉将工作证、身份证作抵押。

  对此消息记者在当事人朱五英处得到了证实。

  朱五英,服装生意人。因为李娉经常来店里买东西而结识。

  2010年元月,李娉找到朱称为表妹“揽储”,急需15万,希望朱帮忙渡过难关,并承诺7天归还,支付6000元作为利息。朱提出让李娉拿房产证做抵押,李娉声称房产证在丈夫手中,建议改用自己的工作证和身份证做抵押。“你看我这身制服,也不止你这点钱!我爸爸是公安局领导,丈夫是财政局的,你怕什么?”在此过程中,李娉的这句话让朱五英记忆犹新。

  35位债务人中,账目最为纠结的是曹敏。她拿着厚厚的汇款单找到记者时,一脸憔悴,“从她被抓来,我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曹敏担心60余万的债务成泡影。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35人之外,还有多名同事“借钱”给李娉,因身份特殊而没有报案。此外,李娉于今年4月与丈夫离婚,此前多次所称的“揽储”表妹,查无此人。

  10月11日,临湘市公安局副政委曾明亮就李娉集资案接受了《法制周报》记者采访。

  曾明亮称因为李娉身份特殊,临湘市公安对此案尤为重视,已经成立专案组调查。就李娉案,曾明亮代表当地公安表达了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李娉系个人行为,与单位无关。二是临湘公安将从严从快处理。三是李娉系临湘警方在接到报案前拘留的。

  曾明亮介绍,到目前为止,李娉并没有交代钱的去向,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为了避嫌,当地警方申请对李娉进行了异地关押”。

 [1] [2] 下一页
编辑:朱羽喆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西安联合学院这样算不算非法集资?   10-08-30 10:35
·非法集资860余万元 主犯被判12年罚30万   10-07-24 07:12
·横山妇女涉非法集资和诈骗 高回报为饵骗上百亲友   10-07-08 07:06
·诈骗案嫌犯整容时落网 曾在澄城非法集资诈骗千万   09-09-09 08:2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