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清除“特权思想”……
“陕O”的问题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重视。今年4月份,全省展开一场专门针对“陕O”的整顿。并为此成立了“陕O”车辆违法违规整治办公室,作为整治“陕O”车辆的常设机构。仅4月底,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一周内就查获了123副伪造的“陕O”牌照。
警方还公开表示,“陕O”车同其他民用号牌车辆一样,交通违法行为一律录入信息系统,依法处分,未处理的车辆不得检审验,对伪造、变造或者应用伪造、变造“陕O”号牌、行驶证和应用其他“陕O”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违法行动,一律对违法驾驶人行政拘留,记6分;号牌予以收缴,一律扣留违法机动车等。
尽管警方采取多项挽救措施,但最终都未能避免“陕O”被取消的命运。今年8月初,省政府办公厅在一份回复网民关于要求取缔“陕O”车牌的意见中称: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问题非常重视,多次作出批示,已责成省公安厅今年年底前取消“陕O”号牌。
据省交警总队一部门负责人介绍,从1995年“陕O”号牌启用至今,全省共核发“陕O”号牌7056副。“从前段时间摸排的数字来看,实际挂牌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7506副,这也是省上最终决定取消‘陕O’牌照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教授李仲达认为,“陕O”现象属于典型的“特权思想”下的产物。“陕O”在设置初期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从工作出发的,但后来被“特权思想”利用,进而在“特权思想”的作祟下扩大发放范围,以至于泛滥。
李仲达说,所谓的特权就是超越、摆脱法律规则,不受法律、法规约束。但这些特权的前提是方便工作,而且应在特定情况下。但从目前全社会对“陕O”的普遍反馈来看,事实上“陕O”更多时候把特权都是行使在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和地点。比如接孩子上下学、婚丧嫁娶赶场子。
“‘陕O’现象至少说明,在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希望谋取到超越法律制约的特权,而不愿意受普通社会规则的约束!正是因为如此,才出现了这些年许多人想尽办法申领‘陕O’,达不到目的的则套牌、甚至挂假‘陕O’。”
李仲达对省政府取消陕O的做法给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这是政府对“权为民所用”的清醒认识,也是政府规范自己行为,自我约束的表现。
李仲达说,要从根本上治理“陕O”,最重要的是剔除部分人心中的特权思想,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特权思想不被彻底清理,也许‘陕O’消失了,可能还会出来个‘陕X’,还会继续横冲直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