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网事
雷锋精神进四川公考试题 考生自曝“先笑后哭”
http://news.hsw.cn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2010-11-07 20:1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昨日,我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公招考试在全省178个考点同时进行,全省应考人数高达218366人。据悉,我省往年都是上、下半年各举行一次集中公招,而今年只在下半年举行一次,所以此次报名人数、参考人数创下历年之最。

  12个类别考试 考11个科目

  本次公招,共有省直机关招考、市州县乡招考、森林公安招考等12个类别的考试,笔试科目计有《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心理素质测试》等11个科目。

  考务人员达21000人

  全省此次共设考点178个,考室7328间,考务人员达到21000人左右。考试人数最多、考点最多的是成都考区,设考点33个,考室1234间,应考人数37001人。

  昨日一早,一辆无线电监测车就停在了省人事人才考试测评基地外,对考点周边开展专项电磁环境监测,严防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弊。

  12月15日公布成绩

  根据安排,笔试各科成绩将于12月15日在四川人事考试网上公布。考生可于12月15日-19日登录该网站申请查分,查分结果于12月23日在网站公布。笔试折合总成绩和职位排名将于12月29日在用人单位公布,考生也可通过四川人事考试网进行查询。面试时间为2011年1月15日-17日。

  竞争最激烈的岗位

  838人竞争1个名额

  本次考试共设招考职位3978个,拟录用8533人,报考人数与录用名额之比为26∶1。报考人数最多的职位是甘孜州乡镇机关职位,共4321人,考录比例最悬殊的职位是成都市地税系统青羊区地方税务涉外税收职位,报考人数838人,录用名额1人。

  神经最紧绷的考试

  90分钟答100道题 好多人没答完

  “时间根本不够用。”“我还有20多道题没做完。”上午9时30分,在省人事人才考试测评基地,不少考生反映,上午8时开考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题完成量只有60%到70%。

  考生小田介绍,这项考试有100道选择题,但时间只有90分钟,平均不到1分钟就要做完一道题,“时间太紧了,很多题目还有材料或数据表格,把题目看完都不止花一分钟。”

  考生最意外的试题

  谈“雷锋精神” 考生心里没底

  这次《申论》考试,3道题目全部围绕“雷锋传人”郭明义展开。一些考生说,没想到会考这样的题,“答得中规中矩,心里没底。”

  “给出了七八段有关郭明义的材料,包括捐款、献血和小偷被感化,学他做好事等事例。”报考省公安厅科员职位的黄先生介绍,《申论》要求回答3个题目,一是概括郭明义助人为乐体现在哪些方面,二是如何理解郭明义的幸福观,三是结合郭明义事迹,联系实际,用800-1000字谈“精神裂变”的力量。

  昨日下午,陆续有考生在考试论坛晒答题情况,网友“xlongx”说,“看了申论题目,我先笑了,然后哭了”。在联系实际论述时,有的考生将主题指向“榜样的力量”,有的以《今天,你郭明义了没有》为题,也有人说被考得“崩溃”——要求写议论文,结果写成了散文。

  此前,《申论》试卷多结合社会热点展开,然而加上这次,今年我省有两次公招试题涉及精神道德层面。今年7月31日举行的我省定向招录培养政法干警笔试中,《申论》大题是论“雷锋精神”。此次公招题又涉及“雷锋传人”。

  专家解读

  公招试题体现“以德为先”

  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先农认为,此次考题体现了励志向善、见贤思齐的价值取向,“德才兼备,德放在前,考题体现了录用公务员要以德为先的导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公务员道德,公务员应该向雷锋、郭明义看齐。”

  记者 黄海英 熊德壮 摄影 刘晋川

编辑:李斌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重复旧题10月GRE成绩作废 西安近千考生恐受影响   10-10-30 06:40
·马来西亚教师拒绝向华裔学生派发考试题   10-08-26 16:58
·郑州求职者排队1公里应聘富士康 需答70道心理题   10-08-16 10:56
·富士康部分招聘试题曝光 情绪调查题可自由回答   10-08-14 11:32
·“幼升小”试题含脑筋急转弯 答案雷人难倒成人   10-07-21 10:1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