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地处“汾渭断裂带”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背景 但全市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大震不倒小震不坏的目标
“只求高大漂亮,只管外表而不重结构和质量的传统建房习惯需要改变。”15日召开的全省农村民居建设抗震设防示范现场会,对农村民居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白灏辰及省住建厅、地震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高中印出席会议并致辞。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据介绍,全球每年要发生地震灾害500万次,但是只有百分之一能够感觉到。“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地带,其中85%发生在海洋,另外15%发生在大陆内部。”省地震局预报中心工程师石军说,现在全球的地震灾害主要有三个特点。
这三个特点即:地震灾害发生后,发达国家的经济损失严重,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员伤亡严重;由工程结构和环境变化而引发的次生灾害较为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线性增长趋势。
同时,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和之前的活跃期相比,这次活跃期相对较短。
在地震灾害上,我国存在地震多、强度大、范围广、震源浅四个特点。据了解,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灾害,19个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灾害,12个发生过8级以上地震。
全省历史上遭受地震最严重
“我省是历史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是全国地震形势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省住建厅副总工程师、省抗震办主任茹广生说,“农村民居是我省抗震设防的薄弱环节,一旦遭遇地震灾害损失必然较大。”
据悉,全省有104个县(市、区)处于地震烈度六级以上设防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1.7%。其中,七度及七度以上的高烈度区有58个县(市、区)。
根据《陕西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情况调研报告》,我省农村民居约有80%的房屋达不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
全省现有农村人口2771.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75%,农村民居705.4万户。
其中上世纪50~60年代建设的土坯房占到10.4%,60~70年代建设的砖木和土木结构的房屋占37%。这两类房屋中前者基本不具备抗震能力,后者抗震设防能力较差。“1980~2000年建设的农房多为砖混结构,但抗震措施较少,性能也较差。”茹广生说。
下一页:咸阳10处位于重点监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