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两个“中国妈妈”的恩怨
陈和生离开唐建华的另一个原因是:已经离开“中国妈妈爱心联盟”的赵继云劝说他“不要在唐建华这里治病了”。
陈和生离开后不久,一篇《财迷心窍合伙陷害并误儿子治疗》的文章发在唐建华的QQ空间里。财迷心窍,指的是陈和生。矛头同时对准的还有赵继云。
大部分接受过“中国妈妈爱心联盟”救助的人都认识赵继云,大家称呼她为“赵妈妈”。在唐建华之前,赵继云已是湖南小有名气的义工。2005年5月20日,她倡导成立了“善行者爱心联盟”。一年后,“善行者”挂靠在了湖南红十字会名下。2006年9月初,赵继云将团队命名为“中国妈妈爱心联盟”。赵继云找到了唐建华,两人开始正式合作。
2006年底的选举中,赵继云落选,唐建华担任联盟主席。为避免两人争斗,赵继云被肖麦秋调到其他志愿者团队做义工。
唐建华至今认为,陈和生、李顺阳和张丽文的“反叛”都是赵继云挑唆,“她要整倒我,可以放马过来,我不会怕她。”
如今已没人提及为陈和生募捐的事。陈和生现在提起两个“中国妈妈”时,摇摇头说:“算了,不提也罢。”
2010年8月份,李顺阳再次陷于困境,他从广州给赵继云打来电话,赵无能为力。李联系唐建华,唐在电话中发了火:“我不管你。你找了赵继云,就不要来找我。”
5 苦撑还能走多远?
“中国妈妈”的办公室在芙蓉路一栋写字楼里,几间陈旧的房子既是办公室,又是卧室。唐建华每个月都会为2000多元的房租发愁。办公室没有空调,肖麦秋提出送她一台空调,唐建华难为情地说:“我付不起电费。”
肖麦秋对唐建华是“又爱又恨”。
看到唐建华把医院放弃治疗的危重病人抬进办公室,肖麦秋会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行医证都没有,治死人的那天就是你关门的那天!”
省红十字会和省慈善总会的领导曾视察过“中国妈妈爱心联盟”,走时对肖麦秋说:“自己都吃不饱,还能帮助别人?这个人不能用。”肖麦秋左右为难,“她确实帮助了很多人,患者得到她的收留,即使治不好病,心里也会很感激啊。”
如今,肖麦秋对唐建华的“中国妈妈爱心联盟”实行“三不”政策,“不支持,不反对,不表扬。”肖麦秋说,“我警告过她:‘你再这样下去,选举也会把你选下去。’但如果没有她,这个团队早就散了。”
于是唐建华至今独自领导“中国妈妈爱心联盟”并苦苦支撑。但唐建华还在规划着一幅蓝图:“中国妈妈已经是‘国际慈善联盟’了,将来要办医院,做产业。
而事实是,来自外界的任何一项指责、一次投诉,或者一起不可预知的医疗事故,都有可能让“中国妈妈爱心联盟”关门。
肖麦秋至今觉得遗憾的是,唐建华和赵继云没有保持合作,“如果唐建华不放弃公司,而是提供资金支持、发展医疗,和赵继云友好合作,联盟可以做得很好。”
“她越来越力不从心了。”一名始终跟随唐的义工说。
“她不是真心做慈善。”李顺阳说。如今,李顺阳的女儿小惠还躺在广州一家医院,做完骨髓移植手术后,小惠的身体出现严重排斥现象,后续的治疗费没有着落。
为小惠义演过的歌手“江湖”也在广州,李顺阳和他成了好朋友。江湖也说:“她根本不是真心做慈善。”此时老实巴交的李顺阳低下头想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不怪她,其实她也不容易。”
[对话]
走火入魔?
那是因为我太执着
记者:你的争议非常大。
唐建华:是的,但我不在乎,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做慈善是一个长期的事业。
记者: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你坏话?
唐建华:他们都是没素质的人。我卖掉房产,免费为他们治病,他们却不懂我的苦心。如果100%的人说我唐建华好,我只是一个好好先生,如果60%的人说我好,其他人说我坏,我就成功了。
记者:几乎每个离开的人都说过你坏话,是不是你有些地方做得不好?
唐建华:我觉得我没错。说我坏话的人,都是赵继云挑唆的,她一直在想办法整我。
记者:你有医术,为什么不考虑放弃慈善去开诊所赚钱呢?付出这么大代价,值吗?
唐建华:我走上这条路就不能回头了。
记者:有一个对你的评价是:你是个做慈善走火入魔的人。你怎么理解?
唐建华:(大笑)那是因为我太执着。
[专家意见]
慈善不是想做就能做
方向新 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湖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没“慈善法”,但不缺针对民间组织的法律法规,我国民间慈善做得不好,主要是管理问题。除了要加强法制管理,最关键的是加强民间机构的组织管理。
一些西方国家的民间慈善为什么成熟,因为民间慈善团体之上有一个专业组织,比如行业协会。不能靠民间组织单独运作,应该由协会等统一管理和监督。慈善团体遇到困难时,行业组织也能对其进行指导、帮助。这样才能保证民间慈善的公信力,真正发挥实际作用。
另外,要提高民间慈善的行业门槛,慈善不是任何人想做就做的。民间慈善机构的负责人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有较强的专业知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民间机构需要很强的自律性,但自律性不能保证规范运行,所以需要加强法制管理和组织管理。
有关唐建华的部分媒体报道
●2007.10.6,北京晨报,《女医生花光百万积蓄办公益慈善机构救患者》
●2007,家庭杂志,《掏空百万救助贫困患者,血泪托起“中国妈妈”》
●2007.11.6,湖南日报,《“中国妈妈”爱心联盟施爱孤残病童》
●2007.12.9,长沙晚报,《耒阳7岁男童身患尿毒症 “中国妈妈”爱心联盟倾心相助》
●2008.3.9,中南新闻网,《材料学子携手“中国妈妈”援助重症地中海贫血幼女李惠》
●2008.7.5,江苏教育电视台,《执着》
●2008.9.27,湘西生活网,《“中国妈妈”唐建华用心呵护湘西“妹芽”小春琴》
●2010.7.12,武汉晨报,《“中国妈妈”探望发烧男童,诚邀到长沙免费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