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矿长张洪良

救援后的八田煤矿恢复了平静

八田煤矿井口
四川威远煤矿透水最新情况 29名被困矿工成功获救 四川威远县发生透水事故
“我没想到,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救援,这是一个奇迹。”
——八田煤矿的副矿长兼总工程师张洪良
昨日下午4点,在成功升井2小时40分钟后,躺在病床上的张洪良摘下了眼罩。“我眼睛没得事,身体也没问题,就是有点饿。”他说。
张洪良是八田煤矿的副矿长兼总工程师,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他和另一名副矿长程荣辉下井去通知工人,被困在井下。昨日下午1点19分,在所有矿工都成功升井后,张洪良最后一个升井。
他回忆起井下的25个多小时。“黑暗、寒冷,大家挤在一起相互取暖,为了保持体力,大部分的时候,大家都不说话,一群人陷入沉默中。”
下井时
走50米远水淹膝盖3组矿工找了2小时
张洪良知道“出事了”,是前日中午11点40分左右,当时,他正在办公室写一份材料。一名矿工跑进办公室:“矿上打穿了。”
张洪良说,这名工人的神情和语气并不慌张。“他说得有些轻描淡写,我还是觉得应该去看一下,不管大小透水,都要下井一趟。”
八田煤矿的井口距离张洪良的办公室,仅有约200米远,张叫上另一位副矿长程荣辉,向八田煤矿的井口跑去。
刚进入井口,他们就遇到了几名跑出来的矿工。“不要下去了,穿水很厉害,下去了就出来不到了。”几名工人向他们喊。
在经过几秒钟短暂的思考后,张洪良和程荣辉还是决定下井。“井下还有工人,我要下去通知他们,只要有一个工人没通知到,我都要下去。”
矿井坑道内水上涨的速度让张洪良感到惊讶。两人刚下井时,水只能淹没胶鞋。“走了大约50米的样子,水就淹到膝盖以上了。水里夹杂着泥沙、矿块等,冲得人都站不稳,我们只有小心地扶着两边的壁道,才能缓慢前进。”
在下井的路上,张洪良陆续遇到了3组矿工,这些矿工都朝井上跑。张在煤矿上是主管技术的,对坑道地形较熟,他让这些矿工绕道到一个叫“总回风巷”的地方,在那儿集合。“那个地方是矿上南部的错车处,地形最高,水不容易淹到。”
但仍有一组矿工,不确定是否逃了出去,张洪良和程荣辉决定找到他们。“找最后一组矿工花了大约一个小时,这个时间太长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耗费在这里。”
上井时
被困井下最高处又湿又冷睡不着
在确定井下已经没人后,张洪良和程荣辉回到“总回风巷”,带着矿工往井上跑。在跑到一个名叫“过桥风巷”的时候,他们发现,前面的路已经被水封死。“水已经漫到了坑道顶部,人过去不了。”
在下井约2小时后,张洪良意识到,他们被困住了。他带领矿工回到之前集合的“总回风巷”,清点了人数,一共29人。
“我们暂时出不去了,等待救援吧。”沉吟了一会儿,张洪良说。在说出这句话后,张洪良注意到,大部分矿工情绪还算平稳,默默地开始在坑道里坐下。但有几名矿工情绪激动起来,有人开始抱怨。
这种情绪带动了一些人,在大家情绪不稳的时候,张洪良站了出来。“你们都晓得,我们两个副矿长是出了事之后才下井的,就是来通知你们的。我们和你们在一起,你们的命重要,我们的命也重要!”
大家情绪渐渐平稳下来,围坐在一起。矿井内黑暗潮湿,每个矿工身上几乎都只穿着一件单衣,在
之前与透水的赛跑中,这些衣物都已湿透。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为了取暖,29个人挤在一起,用彼此的体温取暖。
为了保存体力,张洪良要求大家尽量少说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沉默着,想着什么时候能出去,怎么出去。有人谈论着还能不能出去,以及上面的人什么时候能把我们救出去。”
矿工身上携带有矿灯,张洪良开了两盏矿灯,一个放在地上,用作照明,另一个高挂起来,“万一下面还有人,看到光可以过来。”
夜,看起来很漫长。尽管大家又困又饿,但几乎都睡不着,不是不想睡,而是井下的温度太低,加上大家的衣服又都是湿的,刚一睡下就被冷醒了。整个夜晚,大多数的人都只打了个盹,焦急地等待着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