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

原北京交管局总工段里仁
西安道路交通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缓堵?昨日,来自省内外的道路交通专家齐聚西安,为当前的西安交通把脉会诊。
专家们认为,西安的地形地势非常适合发展自行车和步行,西安未来交通的核心应该是实现公交优先,建立“公交+步行+自行车”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系统。
此次专家研讨会由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西安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及西安市相关部门参与。
专家把脉
这些问题困扰城市交通
专家们就西安的交通状况调研后给当前存在的拥堵“把脉”,并总结出困扰城市交通的问题。
■无论是机动车总量,还是机动车增长速度,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缺乏大运量的客运系统。
■停车设施严重缺乏,通行空间被侵蚀严重。
■尚存道路瓶颈点。
■交通管理手段落后。
■缺乏科学交通管理基础。
专家支招
核心
实现公交优先
对于西安交通拥堵的对策措施建议,昨日,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陆化普说,西安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生态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其交通方面的核心是实现公交优先,建立公交+步行+自行车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系统。
专家认为,西安要加大力度,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增加公交专用道使其成网,确保公交路权。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和加强综合交通枢纽的策划设计。
“应制定路边停车管理规划,实施差别化收费管理和严格执法管理。”专家指出,强化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协调,从源头上减少交通需求。
启示交通工具需多样化
通过对北京及多个国家的交通情况调研后,72岁的长安大学教授、博导、原北京交管局副局长、总工段里仁说,他得到3大启示:拥堵主要是因为小汽车太多;要缓解拥堵根本问题是减少小汽车;减少小汽车要在满足市民交通需求的条件下。
因此,在公交优先的前提下要提倡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来替代小汽车。
划出自行车专用道
对于西安一些道路自行车和行人交通系统不够完善的现状,段里仁说,要下决心恢复与整顿自行车道,以增加城市交通中自行车的分量。
将人行道还给行人,为在2~3公里距离内的交通出行改为步行创造条件,为采用公交出行的人创造条件,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小汽车出行。要充分发挥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博导严宝杰说,当前,西安还缺少人力自行车车道,道路比较宽也可以考虑划出自行车道,保证自行车交通畅通,对于存放自行车时,要收取较低的停放费。
严宝杰说,北客站、地铁二号线将相继开通,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完善自行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