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贾平凹网上开通微博 五个字引来粉丝两万六(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12-25 07:2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西安一男子7楼举汽油瓶称要自焚 因医药费难报销
·明起陕西大部地区要降温8℃左右 4月1日局地小雨
·西安部分出租拉远拒近 司机:西安和长安隔着个县
·郭杜机动车检测站违规被关停 今日前检测可拿报告
·咸阳出土2400年前骨头汤是狗肉汤 渭南古时有大象
·重庆一母亲在儿子脚心剜洞 自称是管教需要(图)
 
  核心提示: 昨日11时41分,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新浪开通微博。首篇微博,仅织五个字:圣诞节快乐! 贾平凹微博一开通,就迎来粉丝如潮围观。昨晚7点50分,粉丝已达26061人,且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中。
 

贾平凹微博截图

贾平凹 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陈团结 摄

  昨日11时41分,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新浪开通微博。首篇微博,仅织五个字:圣诞节快乐!

  贾平凹微博一开通,就迎来粉丝如潮围观。昨晚7点50分,粉丝已达26061人,且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中。

  昨日中午,风闻“贾老”开通微博,记者迅速与他联系,“贾老”短信确认,“是真的,他们教的”。西安文学圈中,称某人为“老”,既有尊重之意,但更多的是善意的戏谑,文坛友人圈中以“老”互称,并非皆是鹤发白须的长者。

  而在得知记者就此事进一步“旁征博引”时,贾平凹的短信则不无隐忧,称“别引深生事”。此处,人们大可怀疑“引深”为“引伸”之误。但贾平凹惯于造词,那么,在此且存疑。

  当年“被开博客”,贾平凹曾抚案而起,大加声明。较之以往,此次开通微博,在这位作家的个人信息交流方式史上,可谓“翻天覆地”。

  得知贾平凹开通微博,记者也联系了贾平凹的一些文坛友人,看大家对此“新生事物”所持何见。与贾平凹同样以坚持“手工作业”著称的作家陈忠实,对记者坦诚表示,他自己从来不通电脑,对博客呀、微博呀,对这类东西的优劣利弊完全不懂,所以不好评价,此番也不例外,至于他自己,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应该不会考虑去开通博客或微博。中国作家中最早弄潮网海的作家之一王蒙短信回复:“太好了,新年快乐!”贾平凹与王蒙,一贺圣诞,一贺新年,也算是相映成趣。肖复兴则说:“祝老贾的围膊(脖)在这个冬天里戴着暖和”,把“微博”故意写成“围膊(脖)”,一看就是潮流中人。鲍鹏山则免费奉送“广告”一则,“平凹微博,虽微必博!”复又补充:“我们读平凹的小说,读平凹的散文,现在,让我们读平凹的微博”,言下之意,颇显期待。

  当得知记者就此已询问并得到了一些文坛友人的反馈之后,贾平凹似乎“惴惴不安”,短信“告诫”到,“别引深生事!”显然,信息交流方式的突飞猛进,也一时无法改变这位作家在创作上大刀阔斧但在生活中却“谨小慎微”的“惯性”。

  后来,因电话未能接通,记者短信追问贾平凹:今后会否一直坚持自己发微博?对微博的力量有无充分估计?万一如果与人在微博上发生“战斗”怎么办?拟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甚至记者还以“引深”为例,问他“以手写输入习惯,怎样能避免错别字?”但贾平凹那边一片寂然,再无回应。

  也好,有微博在此,关于这些未得到解答的疑问,我们且读其文、观其行。

  本报记者 王锋

  幕后推手:我是“微博控”,吸引了贾平凹

  贾平凹成功开通微博,对很多粉丝而言,新浪读书频道的美女副主编姚文坛“居功至伟”。

  作为陕西文坛当家人,贾平凹和新浪读书频道合作很多。而姚文坛和贾平凹也是老朋友。昨日,贾平凹正式开通微博,正是姚文坛一手促成的。

  “我来西安,是冲着贾平凹的新书《古炉》来的。可不是专门来邀请他开微博的。不过,我坦白,贾平凹开通微博,是被我吸引的。”能让不懂电脑的贾平凹玩上这么“潮”的微博,姚文坛也小得意了一把。

  贾平凹的微博注册、首条微博的发出,都是在自己的书房里开通的。姚文坛告诉记者,她是个典型的“微博控”,就算是在和贾平凹聊《古炉》,她都时刻不忘拿起手机,收发微博。

  “你在弄啥呢?”看到姚文坛一直在把玩手机,贾平凹也挺好奇。一看贾平凹兴致盎然,姚文坛也很高兴,立马就把手机拿给贾平凹看。看到屏幕里的内容不断刷新,贾平凹也觉得挺有意思。

  此前,早在新浪开始公测微博时,出于宣传的目的,姚文坛也多次邀请贾平凹开微博,可是一向不用电脑的贾平凹都婉拒了。“微博可以用手机发,就像你平时和我发短信一样,很方便。”姚文坛这么一说,贾平凹也来了兴趣,“这么简单的话,那我试一下吧!”

  在姚文坛的指点下,贾平凹终于通过手机完成了微博注册,并在11:41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圣诞节快乐”。另一头,获知贾平凹开通微博的消息后,新浪微博方面立即全力配合,在多个渠道进行“广而告之”。不到两个小时,贾平凹在微博的粉丝就上万。

  其间,在首条微博发出去不到5分钟,贾平凹就接到多个熟人电话,询问开微博的是不是贾平凹本人,这一切也让贾平凹觉得很惊奇,而很多粉丝的留言也让贾平凹觉得“很不错”,当即向姚文坛“表态”,会把微博坚持下去。

  虽然以前网络上出现过贾平凹的假博客。不过,姚文坛表示,微博有个“V”认证,带“V”的绝对就是本人,粉丝可以放心地和贾平凹互动。 本报记者 吴成贵

  记者快评

  “围脖”织好,亦是“壮锦”

  即便说破大天,事情也还是很简单,无非是:一个名人开通了一个微博。

  但,之所以决定为此人“牺牲”如此大版面,是因为,此人是名人,且“大大的”有名,举手投足,众人多所关注。而且,曾长期以“严防死守”坚持“手工劳动”著称文坛,“不弄高科技”。昨天却突被启发,原来发条微博和发条短信一样简单,于是,一跃驶入信息“高铁”。“围脖”织好,亦是“壮锦”。小学课本上,我们知道远方的壮锦是何其壮丽。

  当明星开通微博,在现实中无法亲近明星“肉身”的粉丝,往往倍觉亲近,因为,在理论与技术上,从此与明星“天涯若比邻”了。老贾一句“圣诞节快乐”,寥寥五字,两小时内,赢得粉丝过万,已足以“检阅”出拥趸之众。今后,汪洋人潮,少长咸集,人们从其微博中找信息,觅商机,挖线索。

  然而,将来又会如何呢?

  愿“新鲜劲儿”过后,老贾还能坚持。因综观信息大海,一些名人博客与微博渐次名存实亡,注册个号码或打声招呼,从此便泥牛入海。去年,某美女名作家开通博客,万众轰传,但一年半来,或因政务繁忙,其仅六篇短文与一篇访谈挂于页面,火爆局面复归平淡。博主须及时更新信息,才不枉众粉丝“粉”你一场。

  其次,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若把微博写成了吃喝拉撒、针头线脑,那是他的自由,但粉丝们想必会失望。且不妨以文坛小生韩寒为例,韩寒开通微博时,一言未发,粉丝逾万,而他后来对社会问题的发言,动辄引来海量的转载与评论。我们也非常乐意看到,贾平凹对文学及社会问题的真切发言,能以名作家之影响力,推动社会点滴进步。

  再次,不可忽视微博的交流功能,当粉丝们千呼万唤无回应时,其心境之寒凉失落,概可想见。

  当然,还愿老贾能从博客上积无数经验,获无数灵感,大千世界,尽现笔底。

  试想,老贾如果发一条微博,称自己要去哪里吃碗泡馍,估计,该泡馍馆之盛况可想而知,别说辣子酱了,糖蒜都会被剥完。

  这就是名人微博的力量。但,其力量不当仅限于此。

  愿老贾创作之余,织好“围脖”。须知,“围脖”织好,亦是“壮锦”,而非长袍短褂或大旗高帽,非跳踉讨巧的舞鞋与衬托倩影的花裙,非隔离生活温度的手套,非置民生艰困于无睹的眼罩,非对现实无所发言的口罩。所织 “壮锦”,悲欢皆有,五味俱全,才是真实有力的写作者。

  当然,有朝一日,倦于微博时,要淡化或放弃,也是他的自由。但既已“开织”,不妨“织”好,为读者,为自己,何乐不为。 王锋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贾平凹手机发微博“圣诞节快乐” 2小时粉丝破万   10-12-24 14:01
·2010年互联网十大热词公布 “微博”很“给力”   10-12-24 11:10
·2010年互联网十大热词公布 “微博”很“给力”   10-12-24 03:54
·微博维权的强劲反衬了法治的软弱   10-12-20 07:3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