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人民时评:谁再乱拉闸限电,就该摘乌纱帽
http://news.hsw.cn    来源: 网友举报  2011-01-11 01:2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11月24日,国办发出紧急通知不得为节能减排拉闸限电。当日,人民网开通了“网友举报拉闸限电”留言板。连日来,全国各地网友纷纷通过人民网留言举报“拉闸限电”情况。截至29日,留言已超过800条。

  近段时间,媒体披露了一些地方为节能减排不惜拉闸限电,笔者原以为这可能只是个别现象,通过人民网开通的“网友举报拉闸限电”留言板来看,事情远比我们想象得严重,拉闸限电绝不是极端案例,而是成为不少地方“不约而同”的集体选项,就在29日,我们仍可看到不少网友的愤怒投诉:

  “山西省静乐县限电拉闸十分频繁,不管学校医院,也不管公益和居民生活,想停就停,甚至十字街红绿灯都停了!”“广州嘉禾长虹,这个月每晚十点左右动不动就拉闸。到一两点才来。这样的话,工人下晚班烧水冲凉都没得。”……

  中央已经多次强调严禁依靠拉闸限电来节能减排,在这种情形下,仍有不少地方或明目张胆或偷偷摸摸地拉闸限电,这种损害民众利益的做法,就是把中央禁令当做耳旁风,就是无视民生,损害老百姓利益。拉闸限电,拉掉了民意,限住了民生。突然断电,居民生活不便;医院没有电,病人健康就会面临危险;停了红绿灯,交通安全就没有保障……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是选择性拉闸限电。居民区可以停电,政府部门不停;民企可以停,利税大户不停,比如有官员直言不讳地称:“烟草企业不限电是因为它是利税大户;上市公司不限电是因为它是公众公司,涉及股民利益;而外资企业不限电是考虑到国际影响”。这种选择性停电是制造新的不公,必然加剧民怨。

  表面看,这些地方官员一再拉闸限电,是为了节能减排,而实际上这是为失职找借口,是为了乌纱帽不惜牺牲老百姓利益。中央早就强调要节能减排,只是不少地方没有放在心上,“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眼看完不成任务了就慌了神,于是不分青红皂白拉闸限电,这显然是一种失职。

  不从实际出发,一味拉闸限电,必然适得其反,甚至遮蔽了问题,因为这种节能减排不是淘汰落后产能,不是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而是做做表面文章。而且,把节能减排与经济民生对立起来,是荒谬的施政思路,节能减排的根本目标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一限电,老百姓的生活陷入黑灯瞎火之中,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值得欣慰的是,针对山西多地网友反映用电“时有时无”等问题,山西省长王君批示人民网“网友举报拉闸限电”留言板称,要解决好拉闸限电问题,尤其是要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给群众讲清楚。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现停限居民用电的问题,一经核实立即纠正。这种务实、真诚的姿态,表明了山西省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是对该省一些地方乱拉闸限电现象的斥责。在此,笔者期待,其他地方的乱拉闸限电行为也能得到及时纠正,别等老百姓抱怨了、媒体曝光了才想起来改错。★

  相关新闻:

  山西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电荒”

  山西省长王君要求立即核实、纠正停限居民用电问题

  网友举报拉闸限电市县 称居民生活很受影响

  人民网持续追踪“拉闸限电” 网友赞“很给力”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