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士众口一词 今年不可能出台限制上牌措施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论是新车销售商还是二手车销售者,都一致认为今年不可能出台限制上牌的“治堵”措施。但他们也表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升,堵车情况将愈发严重,未来两年,出台“治堵”方案的需求会更加迫切,但不一定会采取限制上牌这一措施。
上海大众经销商深圳市东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展厅经理刘瑞源告诉记者,如果要采取限制上牌措施“治堵”,一般会提前半年左右下发通知。目前经销商还未收到有关限制上牌通知,这表示半年内不会出台限制上牌措施。
一汽轿车经销商深圳中汽华业汽车销售服务中心销售经理李佳龙等人认为,与北京、上海、广州相比,深圳堵车情况稍好,有明显的时间段和路段,并且多为车多缓行。因此,堵车还没到非治不可的程度,今年出台治堵方案的可能性很小,而出台极端的限制上牌措施的可能性则更小。
胡小丹、欧雅安通二手车交易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曾俊骏、深圳市汇康二手车交易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沙新南、奥迪经销商深圳市新奥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壮等市场人士也都认为,今年深圳不会出台限制上牌措施。
刘瑞源说,今年是个关键年份,有关部门可能根据今年深圳地区汽车销售情况来判断是否要采取有力措施“治堵”。曾俊骏说,随着堵车愈发严重,政府未来两年极有可能出台“治堵”政策。但两人均表示,“治堵”的手段很多,可以通过综合性的治理方案全面着手治理,而不一定采取单一的限制上牌措施。
深圳两会热议治堵方案 限制上牌引发争议
在正在举行的深圳“两会”上,众多代表和委员表示深圳堵车情况虽然好于北京、上海,但由于汽车保有量上涨过快,“治堵”已迫在眉睫。腾讯CEO马化腾等代表和委员建议政府尽快着手改善交通拥堵问题,避免深圳变为“堵城”。
为此,多位代表和委员参照香港等地的经验,带来了“治堵”药方。总体来看,“治堵”方案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限制车辆数量。
代表、委员们认为,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路面车辆通过能力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陈显康委员指出,应当注重道路长远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土地使用、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以确定合理交通结构,从而提供良好交通环境,从根源上避免发生道路通车瓶颈问题。高树委员认为,在改善城市道路的同时,还需从改建和扩建停车场位入手,多建立体停车场,避免因缺少停车位而挤占道路空间。
很多委员直指深圳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差,无法满足市民需要,导致深圳私家车快速增长。对此,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陈显康等委员认为,应当优化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增加公交站点、地铁线路,并配置清晰的指示标识。张红桥等委员认为,应当降低公交票价,以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
而针对近来备受瞩目的限制车辆数量问题,委员们的意见出现了一定分歧。陈显康委员认为出台限制私家车举措已刻不容缓,并建议实施包括征收高额首期登记税、收取牌照费、征收燃油税、提高停车费等手段来控制私家车增长速度。高树委员直言,可以学习上海和北京,推行摇号或拍卖的上牌方式。而王淑杰委员却认为,限制上牌是在变相要求民众为公共交通管理不善买单,起不到治本的作用。范荣彰委员则坚决反对限制汽车上牌,单双号限行,限制外地车入深等措施。他说,这些措施作用不大,还有很多负效应。标榜“敢想敢干”的深圳,在限制车辆数量上,应该首先从限制公务车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