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员左可 绘
公办的挤不进,好一点的民办进不起,上幼儿园为啥变得这么难?昨日,在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聚焦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建议。
市井观察
幼儿园一“位”难求
李静和老公都是从宝鸡来西安打工的,开了一家小门面,月纯收入也接近6000元,最初他们一心想把女儿送到碑林区公办幼儿园,离家近,收费便宜、师资力量也不错。可实地去看看,几乎所有公办幼儿园都称“已经招满了”。
后来,两人又留意民办幼儿园。附近民办幼儿园条件也不错,双语教学,但保育费、生活费全部加起来,每个月至少要1200元,还不包括蒙氏班、各种特长班的费用,夫妇俩感觉,“这收费实在吃不消”。
再看看收费四五百元的幼儿园,条件太差了,连休息室都没有,午休时把教室腾出一块,抬几张小架子床摆上,菜谱也没营养。前前后后跑了两个多月,最后只好辗转托了几个生意上的朋友,“走后门”在一家公办幼儿园报上了名。
现状
陕西省毛入园率仅53%
目前,我省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入园贵、入园难”问题突出。2009年,我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53%,2902所学前教育机构公办的仅占21%。
“幼儿入学难,难于考公务员”、“天价读不起,平价挤破头”……这些无奈、调侃的顺口溜将家长把“入托难”的无奈展露无遗。陈玉玲委员表示,公办幼儿园质量好、收费低,可招生名额太少,排通宵队也难报上名;民办幼儿园又两极分化,条件好的收费动辄都在每月1200元~1500元左右,收费低的条件又太差。
原因
“入园难”缘于幼儿园数量不足
“幼儿园不足,公办、民办收费差距大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陈玉玲委员分析了“入托难”的原因,其实“入托难”主要是入公办幼儿园和优质民办幼儿园难,公办幼儿园数量少,扶持民办幼儿园的配套政策不完善。
陈玉玲委员表示,由于学前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教育部门除了重视公办幼儿园的管理以外,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相对粗放。开办幼儿园的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良莠不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