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在冰雪中宣誓向网瘾说“不” 本报记者 阮班慧 摄
20名“问题少年”在冰天雪地的秦岭山中戒网瘾,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21岁。他们当中有的人曾经半年转过7次学,有的人曾以3000元的月薪帮人打架。其中15岁的兵兵(化名)此前虽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中,却长达四五个月不和父母说一句话,接着离家出走达两个多月。1月18日,记者跟随兵兵的爸爸来到秦岭脚下的一所小学,当兵兵亲切地叫了一声“爸爸”时,这位40多岁的汉子顿时泪流满面。
一声“爸爸”叫得中年男流泪
昨天中午,记者跟着西安南郊一位姓杨的家长,乘车前往,沿途的秦岭山中寒风刺骨,大雪纷飞。推开一间教室的门,19名孩子端坐在教室内,正在看一名男生在讲台后的黑板上解二次函数题,老师则站在一边进行指导、解析。坐在教室右后侧的兵兵看见门口的爸爸时,轻轻将头向左转了一下,望着爸爸笑了笑,然后又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
下课以后,兵兵第一个跑出教室来到爸爸跟前,双手抓着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今天这么冷你咋来了?你应该把厚羽绒服穿上,穿着这薄棉袄到山里来冷得很,小心把你冻感冒了。”面对兵兵这番在常人看来最普通不过的几句话,却令40多岁的杨先生顿时泪流满面。他用右手在儿子的头顶抚摸了几下说:“儿子,你终于长大了,终于不是以前的你了。”兵兵调皮地说:“以前被人伤自尊了,现在把自尊心找回来了,以后再不敢胡整了。爸爸,我这次考试,数学成绩又提高了7分,已经92了。咋样?”
离家出走俩月被“捉”回
杨先生说,兵兵仅初中一年级就上了三年,起初整天迷恋网络,一到学校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胡捣蛋。为了防止他影响到其他学生,老师不但把兵兵“隔离”在教室最后面,一个人用一张桌子,而且不让其他同学和兵兵说话,可以说彻底把娃给孤立起来了。回到家后由于从来不看书学习,他就不停的批评,甚至有时候还动手打。后来,兵兵长达四五个月不和他说一句话,更不要说叫他一声“爸爸”了。从去年9月份开始,兵兵坚决不去学校,他和妻子批评了一顿后,兵兵直接离家出走。直到两个月后的12月12日,他从西安南郊一家小旅馆找到兵兵后,就直接送到“戒网瘾学校”了。
被当做“人渣”半年转学七次
来自延安的笑笑(化名)说,他从小学就喜欢上网,爸爸、妈妈、老师都说他这辈子完蛋了,甚至个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叫他“人渣”,他当时就想哭,后来隔三差五旷课,跟着闲人“混社会”。爸爸担心他彻底变坏了,就不停托人找关系让他进学校,2009年半年时间内,他就转了7次学,在最后一所学校仅仅只上了9天学,就被当做“人渣”给开除了。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网吧在一定程度上把像他一样不爱上学的孩子给救了,如果不去网吧,只有跟着坏孩子变得更坏了,主要看自己如何去理解。马上要过年了,他现在发自内心对爸爸妈妈说:“我已经变好了,我不再是别人眼中的‘人渣’了。”
拳脚和歧视会让孩子心理扭曲
该校的王老师说,这些“问题少年”的内心情感非常丰富,只是自尊心严重受到了挫伤。他们既不爱学习,又不喜欢和家人交流,只有通过上网来发泄自己内心的空虚,从虚拟网络中找回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作为家长、老师和社会,是非常值得深思的,拳脚和排斥、歧视无疑会把一个天真烂漫的花季少年变成一个心理扭曲,内心充满了邪恶的不良少年。又逢寒假到来时,希望家长们能够多和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多给孩子一些精神上的营养,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家的温暖、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