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科大因为“自主招生”、“自授文凭”而备受各界关注 本报记者 李勇钢 摄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 资料照片
南方科技大学无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小、唯一不讲行政级别的大学。该校的一大特色是,教学科研一线人员和专家作为学生的辅导员、导师,与学生们同住一幢楼,共用餐厅、公寓等。首届学生除减免学费外,每人每年还将获得社会捐助的1万元生活补助。
这个中国最小的“实验班”大学,目前仅45名学生。
3月1日,首批45名学生前往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南方科技大学报到,原报名50人来了45人。但无论是45名学生的“班级规模”,还是学校目前尚未得到教育部“文凭授权”的瓶颈,这些都不足以影响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的信心。
在3月2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这位65岁的中科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直言,南科大的目标是“中国的加州理工大学”。
■一所大学
从教育部“夺回”文凭发放权
和香港仅一江之隔的深圳,一直特别羡慕香港有一所香港科技大学。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就按照对面的科技大学模式办”,“财大气粗”的深圳官员认为,如果没有一所在世界上叫得响的高校,这座城市即使再富有,也缺少内涵。
很显然,深圳市领导深深意识到一个校长对一个学校气质和方向的重要性。2008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基建进行的同时,深圳市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遴选委员会和校长招聘工作小组,委托猎头公司全球搜寻、遴选校长。一时间,全球的各路校长纷纷向深圳官方递交简历,希望出任南科大的创校校长。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全票当选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
从开始选校长到朱清时候选,深圳的这项“全球海选校长”历时大半年,曾轰动一时。
据公开报道,在当年竞争异常激烈的“海选”中,朱清时说,如果由自己来担任南科大校长,那么他就要在深圳这片崭新的土壤上,以机制创新匡正积弊,以去行政化回归教育本源,把南方科技大学办成“全世界华人学者乃至世界一流科学家最向往的工作地方”。同时改进中国高校行政化的趋势,按教育规律办事,办一所不官员化、不行政化的学校。
朱清时的办学思路和向来勇于“改革”的深圳不谋而合。随后深圳市委、市政府向朱清时颁发聘书,聘任他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南科大属于典型的“未批先办”。早在2007年6月的时候,深圳市就向广东省和教育部递交了关于申办南方科技大学的相关报告;2009年8月,该市再次提交报告……但一直到了去年12月初,南科大一直没有取得教育部认可的“名分”。
这时朱清时说话了:“不能再等了。如果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我们还要等3年呢……深圳是特区,我们就特事特办,先干起来。”并宣布即将着手首批新生的自主招生、自授文凭和学位工作。
此细节被外界称为南科大从教育部“夺回”了招生权和文凭发放权。南科大的“夺权”让事件发生逆转。去年12月中旬,教育部终于发文,承认批准南方科技大学筹建,但招生和文凭发放事宜仍悬而未决。
与此同时,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在全国完成自主招生,通过严格的面试和笔试,50名学生表示愿意来校就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