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云南盈江地震遇难者名单公布 最小年仅2岁半(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03-14 07:3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盈江县街心广场,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加入志愿者行列。 记者庄小龙摄

志愿者团体设的愿望板上写满了各种祝福。 记者庄小龙摄

3月13日,一名母亲带着孩子在现场捐款。

  搜救工作已经基本结束1.8万人还在等待安置

  帐篷 缺了3500顶

  本报盈江讯 (特派记者文远竹、任朝亮)昨日,记者从盈江县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获悉,现在灾区人员的搜救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灾后的重建工作已经进入准备阶段,从昨天开始,当地政府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组织排查险情,监测地震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

  已发生410多次余震

  天气预报显示,近几日盈江会出现阵雨天气,容易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同时从10日至昨日,盈江已经发生410多次余震。当地政府部门正在以社区为单位对居民住宅的安全性进行排查,对危房的拆除工作也在进行当中,现在灾区的物资供应没有出现明显的紧张状况,但是当地仍然急需帐篷来安置受灾群众。

  盈江县民政局昨日傍晚提供的最新数字显示,已经发放救灾帐篷5336顶、棉被4657床、大米40吨、食用油3980桶、彩条布409件、棉衣1254件,矿泉水921件。目前已安置2.2万人,但现在帐篷的缺口可能还有大约3500顶。仍有1.8万人正等待安置。

  损失已达188521万元

  由于余震频繁,很多居民晚上都离开房子到广场搭帐篷过夜。记者连日来在震区采访时也能时常感受到余震从脚底穿过,并响起轰轰的声音。

  昨日无新增伤亡情况。据初步核实,本次灾害已造成经济损失188521万元。

  截至昨天下午4点半,盈江县收到的社会捐助已经达到110余万元,收到上级下拨应急资金2300万元,指挥部现场接收社会捐款57万元。接收救灾帐篷4574顶、棉被14000床、大米11吨、食用油348桶、棉衣9030件、毛毯30床、防灾应急包154箱、矿泉水1722件、糕点2618件、牛奶及饮料2331件、方便面1510件、面条1000斤、蔬菜5200公斤。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谈应对突发灾难

  需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

  本报讯 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5.8级地震;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罕见强震。提高政府组织和民众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尤为迫切。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但几年来,在各省区的实施力度不够。因此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闪淳昌说,据了解,目前,只有北京、辽宁、湖南、广东等地出台了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办法。

  闪淳昌提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还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闪淳昌说,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全民族的忧患意识,提高百姓自救互救的能力,特别是提高民众第一时间的反应和自救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中新)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