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海
病人还在抢救室抢救,数家殡仪服务公司的业务员已接到“通知”守候在抢救室门外;而打电话通知殡仪服务公司的“线人”每次会获得一笔信息费。记者近日在合肥一些医院调查发现,由于殡葬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原因,殡葬服务行业的竞争“战场”已经前移到医院,不仅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困扰,还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秩序。
类似于这种“抢死人”的现象并非个例,有些地方甚至还发生过数家殡仪馆为了争抢一具尸体而大打出手的闹剧,让人瞠目结舌。我们承认,有同行就有竞争,殡葬业当然也不例外,但殡葬业显然又与其他行业不同,不仅在于这个行业替人送终的特殊性,更在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有一条最根本的道德底线,那就是要给死者及家属最起码的尊重。可现在,一些殡仪服务单位为了争取“业务”,竟然在医院安插内线,那边人未离去这边就已上门等尸,此情此景,怎不让人愤怒!
那么,殡仪行业为什么会频频上演这种恶性竞争事件呢?我看问题的根源在于殡葬业那高得让人咋舌的暴利。试想,如果整个殡葬链条上都只是薄利,它的从业者所获得的收入并不比其他工作高到哪里去,根本就不可能据此暴富,大发横财,那么,又怎么发生死亡信息竟也成“商品”这样的咄咄怪事呢?正因为整个殡葬环节从遗体整容到买墓地安葬,暴利连着暴利,才引得无数逐利者为之而不择手段去获取呀!一些地方出现的“死不起”的呼声,便是最好的例证。
殡葬业的过度暴利,源于对该行业定位不明晰,具体而言就是殡葬业是市场竞争行业,还是公共事业。从本质而言,殡葬业不像一般商业服务,可有可无,是人无法绕开的一条必经之路,所以它更符合公共事业的特征,理应按照公共事业运作。但现实中,殡葬业往往被过度市场化,赚钱成了最大原则,因此,各类扭曲、变形就自然出现。
所以,针对殡仪服务公司发展线人、通过给钱获取死亡信息、跑到医院“等死”等现象,不仅需要进行整改,更需要决策者将殡葬行业明确定位为公共事业,就像医疗教育一样,政府承担起更多责任,约束过度市场化趋势,这才是殡葬行业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民众的普遍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