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日本儿童在乡公所接受核辐射扫描 人民图片供图
日本大地震已过去20天,福岛核危机却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的迹象,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也已传播到欧洲、美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废弃已成定局,日本甚至开始考虑使用类似切尔诺贝利的“石棺”方式来封闭反应堆。
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30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都应该已破损。
继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4号机组将报废之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30日表示,5号和6号机组也将报废。
考虑建“石棺”封堆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30日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反应堆排水口330米处的海水中,检测到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碘-131,是平常含量的3355倍。5号和6号机组排水口50米处的海水样本中,碘-131的浓度也达到法定限值的1262倍。
目前还不清楚引起海水放射性物质浓度升高的具体原因,但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有可能已进入海里。不过受污染的海水现阶段不会对人们造成健康影响。
30日下午,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机组涡轮机房被发现短暂冒烟。这是福岛第二核电站首次报告冒烟情况,目前具体原因不明。
东京电力公司会长胜俣恒久30日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表示,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用混凝土和铁板封闭反应堆的“石棺”方式“也是一个方案”。迄今为止只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被使用过此方法。有专家称建造“石棺”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日本付出全部努力可能也需几个月时间。
高辐射积水阻碍抢修
福岛核电站各机组积水阻碍抢修作业多天。虽然目前1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积水水位已从40厘米降至20厘米,但毕竟含有反应堆内的放射性物质,不能直接排入海中。官房长官枝野幸男30日说,为加快抢险,正研究通过管道将积水转移到海上的油轮中。同时,警方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10公里范围内发现多具地震和海啸遇难者遗体,但由于遗体遭受严重核污染而难以处理,只能把遗体装入裹尸袋里,暂时放置在附近建筑内。
“敢死队”工作越来越难
为确保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抢修作业得以继续进行,东京电力公司召集正在避难或身在异地的员工“上岗”。由于难以找到工作人员来替换,东京电力公司正以一天40万日元(约合3.2万元人民币)的高额报酬紧急招募技术员工。
而正在核电站“殊死搏斗”的“敢死队”被曝工作条件恶劣,每天只吃两顿饭,而且是定量分配。夜里只有一条毛毯,只能在寒冷中入睡。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29日表示,如果需要自卫队出面,该部门也会积极响应。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30日确认,又有一名中国公民在日本强震引发的海啸中遇难。这是使馆确认的第5位中国遇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