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黑龙江虎头镇移动核辐射监测站技术人员尹健正在取气溶胶样本。这个监测点位于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畔 新华社发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昨日权威发布:3月30日,在我国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宁夏等18个省份部分地区的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的最新信息分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情况趋于稳定,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同时表示,监测到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对公众可能产生的附加辐射剂量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相当于乘坐飞机飞行2000公里所受的宇宙射线照射量的千分之一。综合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不会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记者昨晚联系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获悉,自3月12日起,通过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空气自动监测站,自动采集空气样本并实时监测出空气中射线剂量率是否正常,同时每日还有监测人员手动采集空气样本,送至专门的研究实验室进一步分析,得到这些分析结果后上报省委省政府及环保部。目前监测工作已在全天的24小时内全部展开,并每3小时监测上报一次数据。
目前陕西监测到的极微量放射性物质,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影响,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仍将继续加强监测和分析,上报相关信息。本报记者 郝蕾
国家核安全注册工程师汪名侠表示——
极微量放射物危害不及一支烟
国家核安全注册工程师、上海辐射环境监督站高级工程师汪名侠表示,极微量的核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甚至不及一支烟的危害,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汪名侠说,核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是渐进量变式的,不是一碰到就会威胁健康。碘-131的半衰期为8天,也就是说,10个半衰期(即80天)以后,这些物质会下降到原来的千分之一。仪器何时会测不到这些物质,就要看仪器的灵敏程度了。
在3月29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1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王作元分析指出,放射性物质对健康的影响,要区别看待,不要一味恐慌。现在碘-131已经过几个半衰期,所以即使进入中国,也已经被稀释得很少了。据新华社、《新闻晚报》
相关新闻
省科技馆教你防辐射知识
核辐射是正常现象,微量的辐射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昨日,由中国科技馆、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应急办、省消防总队主办的“公众安全避险逃生知识普及及展览”在位于新城广场东侧的省科技馆开幕,展览共进行10天(3月30日至4月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由安全避险逃生科普图片展、实物互动体验和科普专题片三部分组成。针对近期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引发的全球核恐慌事件,展览还专门介绍了核能及防辐射的相关内容。(记者 张小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