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东直门爆炸案制造者雷森在东城法院受审。

案发当日,警方在东直门外大街爆炸现场勘查。
东直门的一次爆炸,让与人交流有障碍的雷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个21岁的青年人,为何要从广州来京炸伤一名外国人?如何掌握制作遥控爆炸装置?而这样一双巧手又会因何用在歧途?昨天,种种疑团在东城法院庭审时解开。
■案件回放
伤者以为是“恶作剧”
2010年10月21日15时许,东直门天恒大厦北侧的报刊亭旁,突然传来一声爆炸声。报亭内的石英钟被震落,吓了摊主一跳,而当摊主跑出报刊亭后看到,绿化带里黄土四处溅落,植物叶子飞散。
刚刚吃完麦当劳,正好途经此处的美国留学生沙麦可,不幸在爆炸中受伤,“我当时耳朵听不清楚了,有些蒙了。”
沙麦可后来向警方描述,他原地停留了几秒钟,感觉右腿比较疼,请路人帮忙查看,才发现受伤了,在路人拨打急救电话后,沙麦可很快被送往医院。
“我以为是恶作剧。”沙麦可事后回忆,他确定不是炸弹,否则“他就没命了”,沙麦可同样认为爆炸并非针对他。但是他错了,安设爆炸装置的雷森,目标就是外国人。在雷森看来,外国人都有钱,而东直门的外国人比较多。
因紧张意外按下按钮
选择报刊亭旁的绿化带,是雷森在东直门转了3个小时后的决定,他觉得此处可以伤及更多的人,“伤的人多,我会痛快点。”而且这里比较隐蔽,作案后不易被发现。当沙麦可从爆炸装置旁经过时,躲在10米以外的雷森,因为紧张不慎按下了手里的按钮。按照他的原计划,是想等经过的人更多时再实施爆炸。看到白烟腾起,雷森扭头消失在人群之中。
140元做出2个爆炸装置
在案发前两周,雷森就从广州来京,暂住在怀柔区怀北镇的一个农家院里。房东老孟回忆,雷森挑了间不带电视的房间,每天住宿费10元,多数时间他把自己关在屋里。“问他是不是来打工,他也不说。”老孟说,暂住的几天没见到雷森有什么异常,只是跟他借过一次钳子。没人知道,雷森正在屋里自制爆炸装置。
去年8月,雷森上网时看到一篇介绍如何制作爆炸装置的帖子,有电子厂工作经验的他,记下了制作方法。来京后,他到怀柔的一家市场,分批购入了30个二踢脚、遥控玩具车、灯泡等材料,用电烙铁等工具加工,制作了一个爆炸装置。
10月14日,雷森将该爆炸装置安设在西直门附近的一个地下通道内,但是当他引爆后,没有一点动静。雷森分析是钨丝断了,后来又购买了50个二踢脚,加大火药量,制作了在东直门爆炸案中使用的爆炸装置。
作案后,雷森返回广州,但只住了一个晚上,他再次坐火车来到北京。“我心存侥幸,觉得不会被抓。”雷森被捕后向警方交代,购买所有制作材料的费用,总计138.8元。
■庭审现场
嫌犯:惜字如金愿意认罪
昨天,雷森来到东城法院受审,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前来采访。在闪光灯和快门声中,雷森被法警带入法庭,他不躲避,但也不愿直面镜头,眼睛始终望向前方。对于指控犯有爆炸罪,雷森没有异议,表示认罪。
公诉人随后就作案动机询问雷森,等来的却是雷森长时间的沉默。“如实供述就可以。”在公诉人的提醒下,雷森挤出了一句话,“因为报复社会。”“为什么?”“因为我老受伤害。”雷森说,他现在有点后悔,因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雷森称,他有心理上的问题,这是导致作案的关键所在,虽然他也想过去看心理医生,但是经济条件有限,他一直没有去看。“我在人际交往上面有障碍,性格内向孤僻。”雷森很少与家人联系,连手机也在去年4月损坏后,就再也没有购买。
公诉人:量刑应在3至10年间
公诉人认为,雷森的行为构成爆炸罪,未造成严重后果,应在3年以上、10年以下量刑。雷森本人未作自我辩护,又是在沉默之后,挤出一句话,“请辩护人为我说。”
柳玉兵律师所在的中闻律师事务所,就在爆炸地点旁的天恒大厦内。柳玉兵律师也亲历了那次爆炸,他也没想到4个月后,通过法律援助,自己成了雷森的辩护人。柳玉兵律师提出,雷森犯罪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刑罚不足以帮助其改过自新,希望能从心理方面对其进行疏导。
法官并未当庭宣判。记者了解到,在案发后,法庭多次联络受害人沙麦可,商议有关的赔偿问题,但一直没有联系上。直到开庭前不久,沙麦可向法院表示,不参加庭审,并主动放弃向雷森索要任何民事赔偿。
■庭外探因
得知是养子 两次欲“寻死”
柳玉兵律师表示,在庭审前会见雷森时,能感受到雷森的孤僻,“问他什么,回答什么,不多说一个字。”而雷森所说的心理有问题,其症结所在,并没有很明确的诱因,但熟悉雷森的人表示,应与其得知是养子身份有关联。
昨天,记者联系上雷森的姐姐雷女士。雷女士说,雷森与她的妹妹同岁,当年父母收养雷森后,一直视如己出。雷森小时候和姐妹两人感情很好,“他很活泼,而且学习成绩也好。”雷女士记得,妹妹学习不好,常常放学后被老师留下补课,雷森都在外面等妹妹一同回家。
但是波折出现在雷森上初一那一年,他意外从学校同学口中得知自己是捡来的孩子,受到同学的讥笑。虽然父亲和雷森说了实情,但雷森从此性情大变,不再等妹妹一同放学回家,常常一人独处。家人和他无法沟通,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初中毕业后,雷森就开始到广州打工。
“他常常换工作,每个工作干不了几个月。”雷女士说,雷森的改变,让家人很是担心,也想了很多办法,甚至找到雷森的亲生父母,“父亲说了,如果雷森愿意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只要他能好好的,都可以。”但是雷森表示拒绝,在打工期间甚至还割腕自杀过一次,流露出厌世的情绪。
雷森承认,他在案发前,两次到呼伦贝尔、满洲里等地旅游,因为他喜欢俄罗斯音乐,但又去不了俄罗斯,因此想在尽可能距离俄罗斯近的地方寻死。
■专家说法
亲人是唯一的挽救良药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表示,很多实施爆炸的人,都有偏内向、不服气的特点,甚至都有些自卑,想通过爆炸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雷森在少年时期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和养父母的沟通中出现了问题,缺少亲情,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都是导致他出现问题的原因。
李教授说,虽然雷森表示以前无钱去看心理医生,但是即使真的看了心理医生,雷森也不会一下子就走出阴影。“生活经历造就了一个人,很难改变。”李教授表示,雷森的案例再次说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的重要性。“雷森的亲人不能放弃,要让他感受到有人爱他、关心他,或许还能挽救。”
晨报首席记者 王彬/文
首席摄影记者 吴宁/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