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花絮
“文物急救车”现场保驾
尘封2000多年的没有被盗掘的贵族墓,墓葬内必将有诸多珍宝,如玉器,陶器,漆器等,为让这些珍宝出土后有一个好的环境,省考古研究院还将一辆科技保护车也开到了现场,将第一时间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
科技保护车是干吗的呢?通俗地讲,考古发掘是对文物的现场急救,而科技保护车就是“文物急救车”,它可以给文物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在目前探明的漆器中,保护一直是个难题,因为从墓室内挖掘出来后,最大的危害就是“缺水”。考古人员介绍,将对漆器保湿,将其成分稳定后再提至实验室进行保护。他们还将对探头带回来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多套现场保护方案。
现场目击
视角360°给古墓做“胃镜”
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仲立推测说,西汉大司马卫将军张安世家族墓自2008年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物众多,震惊全国。在目前探明的14座墓葬中,唯一一座墓葬(M1)未被盗,初步断定M1墓主为张安世儿媳,为更好地保护发掘文物,首次在发掘之前借用“内窥镜”先给古墓做“胃镜”,侦查墓内的状况。昨日行动开始。
M1啥模样?据考古人员介绍,该墓墓道长29米,有墓室和一个耳室组成。该墓并不算太大,墓室只有3米长,2米宽,耳室面积也只有1平方米左右。在勘探时,考古人员没有发现被盗痕迹。
8毫米“小眼睛”看清墓内乾坤
“内窥镜”如同医院给人做胃镜一样,考古人员首先找到古墓封门的一个缝隙,然后把旁边的砖小心挪动,留出小孔,将装有探头的塑料管伸进去,由探头来窥视墓内的一切。而探头直径也只有8毫米,在古墓内,探头可以360°旋转,伸入古墓内1米多,可看范围在40厘米到1米之间,其显示器与电脑连接就可看到探头所探之物。
“探”耳室:精美漆器花纹“灵动”
昨日下午2时许,考古人员将探头伸进了古墓耳室,跟随内窥镜的“眼睛”,考古人员不由得兴奋起来:“瞧那花纹,这是漆器!”“这是漆器的铺手!”
漆器,也就是在木制品上刷了漆,在汉代,拥有漆器的一般都是王公贵族,身份高贵。“眼睛”窥探出大片的漆器,而上面绘有朱红色的云气纹,十分精美。张仲立兴奋地说,云气纹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图案,代表人们一种美好的祝愿。“花纹流畅,线条还带着诡秘,充满着美感和神秘感。”张仲立说,让人看后感觉花纹有一种“灵动感”。在漆器上还发现了环形的铺手,然而略显遗憾的是,漆器上的花纹呈现出了无规则状,这是为何呢?
考古专家介绍,在北方,由于气候等方面的缘故,漆器发现得很少,保存完整的更少。目前完好的也只有秦公一号墓的木胎髹漆猪和秦东陵的八年造漆木高足豆。张仲立说,秦东陵的高足豆之所以保存完好,与其深埋地下30多米等环境有关,而此次发现的精美漆器,可能因为木胎已腐朽,只剩下了漆皮,但依然十分罕见,价值极高。
令人惊奇的是,漆器上还发现了大量的蓝色,考古专家介绍,漆器当时一般只用黑色和红色,而呈现的蓝色可能是探头光源造成的,也可能会是漆器里面存放的东西。
“探”墓室:发现墓主人尸骸
昨日下午4时许,当探头伸入主墓室后,首先看到的依然是大面积的漆器,与耳室的漆器相比,显得更为杂乱,颜色略显粉红色,随后还发现了金属环。
从探头传回来的画面中,还拍摄到了尸骸下半身,墓主人平躺在墓室内。考古专家推测,直观上看金属环可能为铜环或者银制的。在汉代,一般老百姓家里很少会有这样的金属环,贵族家中比较多。金属环是什么上面的?考古专家也存疑惑,可能是漆器上的,也有可能是陶器等其他器物上的,目前还是一个谜。而漆器则可能是墓主人木制棺材上花纹。探头还发现了一个圆形的东西,类似纺织品的丝带,如果是丝带,能保存下来将显得极为珍贵和难得。考古专家断定的是,探头所发现的尸骸应该是墓主人。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周艳涛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