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届西洽会成果发布会暨表彰大会上,礼仪小姐端着奖杯走上主席台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昨日,第十五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闭幕,在成果发布会暨表彰大会上,本届西洽会执委会副主任、陕
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姚超英介绍,西洽会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总投资额5714.34亿元,省际间经济合作由一般商品贸易进一步向项目投资合作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合作转变。
从5天会期各市、县(区)签约情况来看,民生项目被提到了重要的方面。
“宝鸡民生去年5%,今年20%”
姚超英介绍,在签约的省际联合合同项目中,民生相关项目投资总额占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22%;城镇化建设项目占21.5%。
宝鸡市分团招商组负责人张海仓说:“去年,宝鸡分团的签约项目基本都是工业内容,民生项目金额只占总数的5%,今年初步估算,民生项目的签约金额已增至20%。”
渭南市签约项目中,民生所占比例更高,“民生项目金额所占比例至少三分之一。”渭南市分团负责媒体联络的刘玉陆介绍,项目涉及引水工程、移民搬迁工程和农业扶贫等多个种类。
村镇改造 成为集中签约亮点
西洽会第一天,西安市未央区政府与江苏一家企业合作,投资50亿元,将该区的十里铺整村搬迁至经开区。此次搬迁将不会把市民搬往偏僻的地方,而是把大家迁往经开区核心地段,西安市行政中心南侧,南接凤城三路,规划占地260亩。
城市改造不仅仅限于未央区,临潼区集中签约项目中,专门有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投资金额22亿元。分别是姜寨村改造安置项目,将建设20万平方米的安置区;西街村西大街组安置楼建设,240余户拆迁居民将入住其中;开发区老区域综合改造项目。
而长安区通过集中签约,将改造终南山下的子午镇。这个1000多村民的小镇将会注入20亿元资金,建设“标准化小城镇”。
除此之外,文化旅游项目也成为热点,有10个全省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找到了合作方,签约总投资金额达45.59亿元人民币。本报记者 冯强
本报9日举办的“民间项目洽谈会”上,4位有投资意愿的老板与6位拥有项目的老板进行了洽谈。会后,他们的感受又是怎样?记者联系了创业者和投资者,并请国内知名专家予以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