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改委会同农业部、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约谈部分日化、方便面、酒类等龙头企业,就稳定市场价格、规范价格秩序事项提出建议,于是引起各界争议。有企业抱怨,经济学家许小年也对企业表示“同情”,认为约谈行为本身并不合理,货币多发造成流动性过剩才导致物价上涨,稳定物价需要在货币方面采取措施,要约谈应该约谈央行。当然,权威的声音在官方。4月1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正式回应,称约谈是一种沟通方式,不是行政干预,更谈不上干涉企业定价自主权。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无意支持谁或反对谁,限于知识,也无法为争议双方判定个是非。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利益使然,我是赞成约谈的,少花钱多办事,这个时候说发改委的不是,岂不是很傻很天真?
不过,在和一些哥们闲聊时,大家都认为,就这个话题扩展开来讲,如果约谈是必须的,那么最该约谈的首先是中石化。理由如下:中石化是“巨无霸”级的央企,而且,油价牵一发而动全身,油价一涨,运输成本就跟着增加,约谈这类巨无霸企业,就是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要害,对于稳定市场价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温家宝总理也说过,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可现实是,中石化花上百万元去购吊灯,花几百万元买名酒用于公关、接待,血管里看不到多少道德的血液,有的只是拉菲、茅台一类的“琼浆玉液”。央企是国家的孩子,不必说,约谈中石化这个“坏孩子”,对于其他的“孩子”一定是有警示教育意义的,也只有首先约谈中石化,才会让日化、方便面、酒类等诸多国有、民营龙头企业心服口服,否则他们就会说发改委是在偏心,搞区别对待。
最后要提醒发改委,约谈名册中不能没有中石化呀。(作者:东海老水手 来自:凯迪社区)
|